[发明专利]一种节能二次供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2340.2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贺俊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俊威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11/16;E03B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二次 供水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二次供水系统,包括有稳压取水箱、能量回收箱、控温箱,稳压取水箱的前表面的右部与加强板的左端后表面固定连接,控温箱的前表面的左部与加强板的右端后表面固定连接,稳压取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中转室,中转室的上侧面与第一流通管的底端连通,第一流通管的顶端伸入到能量回收箱的内部,中转室的左侧面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左侧面与入流管的右端连通,入流管的左端从稳压取水箱的左侧面伸出,中转室的右侧面顶部与第一横导管的左端连通。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根据焊条粗细进行自适应调整电流能力以及不能实现自动电极自动连接等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节能二次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系统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二次供水主要为补偿市政供水管线压力缺乏,保障寓居、生计在高层人群用水而建立的。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相较于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易被污染。
节能二次供水系统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节能二次供水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节能二次供水系统,往往不具备稳压取水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水流能量回收、供水温度灵活控制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节能二次供水系统,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发明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二次供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稳压取水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水流能量回收、供水温度灵活控制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二次供水系统,包括有稳压取水箱、能量回收箱、控温箱,所述的稳压取水箱的前表面的右部与加强板的左端后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控温箱的前表面的左部与加强板的右端后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稳压取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中转室,所述的中转室的上侧面与第一流通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通管的顶端伸入到能量回收箱的内部,所述的中转室的左侧面设置有水泵,所述的水泵的左侧面与入流管的右端连通,所述的入流管的左端从稳压取水箱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中转室的右侧面顶部与第一横导管的左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横导管的右端与第一纵导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的第一纵导管的底端与第二横导管的右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横导管的左端与第二纵导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的第二纵导管的顶端与第三横导管的左端连通,所述的第三横导管的右端与第二补压缸的左侧面的底部连通,所述的中转室的底面右部与第三中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的第三中间管的底端与第一补压缸的上表面的右部连通,所述的第一补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片,所述的第一活塞片的右侧面与动作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动作杆设置在电动缸的左部动力输出端,所述的电动缸的右侧面固定有电动缸底板,所述的电动缸底板的后端与稳压取水箱的内部后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补压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门,所述的第一转门的左侧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的第一转门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半轴的下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半轴设置在第一活塞片的左侧面的上部,所述的第一补压缸的内部下表面的右部设置有第一抵柱,所述的第一补压缸的左侧面与第二中间管的右端连通,所述的第二中间管的左端与合流室的右侧面连通,所述的合流室的左侧面与补压管的右端连通,所述的补压管的左端从稳压取水箱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合流室的下侧面与第一中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的第一中间管的底端与第二补压缸的上侧面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俊威,未经贺俊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2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
- 下一篇:主体结构楼面变形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