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分离尾气杂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579.8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唐蓉;舒赛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恒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邱国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分离 尾气 杂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分离尾气杂质装置,该尾气杂质装置包括外壳、分解组件、热电组件、清洁组件,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分解组件,外壳外侧套设有热电组件,外壳下端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分解组件与热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分解组件通过磁热效应对尾气中含有的杂质进行热分解,所述热电组件利用塞贝克效应产生电流,所述分解组件利用电场对固体颗粒进行吸附,所述清洁组件对分解组件进行清洁。分解组件利用磁热效应在外壳中产生三组不同温度的热分解区域,分解组件对尾气中分解温度不同的气体杂质进行针对性热分解,提高尾气中杂质的清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杂质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分离尾气杂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热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光伏、光纤、LED和多晶硅等新型产业也随之不断出现,但在上述新型产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危害性的特种气体的尾气。该尾气的主要成分包括PH3(磷烷)、B2H6(硼烷)、CH4(甲烷)、NF3(三氟化氮)等气体,并且其中大部分气体为易燃或助燃的有毒气体。
目前,对于该类行业产生的含有特种气体的尾气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通常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然而,含有特种气体的尾气的组成成分中的PH3、B2H6和NF3均为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同时还存在易燃或助燃的性能,若将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如何对特种气体进行处理以避免直接排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分离尾气杂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分离尾气杂质装置,该尾气杂质装置包括外壳、分解组件、热电组件、清洁组件,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分解组件,外壳外侧套设有热电组件,外壳下端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分解组件与热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分解组件通过磁热效应对尾气中含有的杂质进行热分解,所述热电组件利用塞贝克效应产生电流,所述分解组件利用电场对固体颗粒进行吸附,所述清洁组件对分解组件进行清洁。分解组件利用磁热效应在外壳中产生三组不同温度的热分解区域,分解组件对尾气中分解温度不同的气体杂质进行针对性热分解,提高尾气中杂质的清除效果,实现了高效分离尾气杂质的效果;热电组件通过塞贝克效应产生电流,并将电流传输到分解组件中,使分解组件通过电流产生的电场对固体颗粒进行静电吸附,提高排出尾气的洁净程度,且通过塞贝克效应产生电流,进一步的实现节能要求。
所述外壳包括进气斗、分解舱,所述进气斗设置在分解舱上方;所述分解组件包括动力风轮、从上往下设置在分解舱内部的三组热解壳,所述动力风轮设置在进气斗中,动力风轮与上方一组热解壳轴连接,三组所述热解壳均与分解舱转动连接,三组所述热解壳之间通过行星齿轮系统进行转动连接。进气斗与尾气排放管进行连接,将尾气引流到分解舱内,由于进气斗的下端收缩,使出气口直径缩小,使得尾气的流动速度增大,尾气流经动力风轮时,带动动力风轮进行转动,进而使动力风轮带动上方一组热解壳进行转动,进而使三组热解壳在分解舱中进行转动,由于三组热解壳之间通过行星齿轮系统进行转动连接,使得三组热解壳之间的转速各不相同,并且,转速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所述分解舱内部位于每组热解壳下方设置有承载板;上方一组所述热解壳上方设置有导流壳,所述导流壳上端与动力风轮转动连接,导流壳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动力风轮上设置有主轴,每组所述热解壳内部均设置有连接壳,每组所述连接壳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轮,连接壳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轴,上方两组所述传动轴以及主轴上均设置有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所述支撑板下端以及上方两组承载板下端均设置有齿轮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恒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恒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储锂硅基材料的制备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