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智能电能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083.0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卿;汤志香;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德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1R11/04;G07C9/00;G08B3/10;H04N5/232;H04N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胡颖 |
地址: | 21335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介入 负荷 辨识 技术 智能 电能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智能电能表,包括: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电能表主体以及搭载电能表主体且进行用于安全防盗的电能表壳,所述电能表壳包括:用于装载各构件的壳体、用于电能表壳加密的密码锁组件、用于触发警报及摄像的安全触发组件以及密码锁组件更换密码的密码更换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电能表结构相对于现有电能表而言,其能够在同样忽略锂电池电量自动损耗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耐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智能电能表。
背景技术
非介入式负荷辨识(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属于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重要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在电力负荷输入线路端获取负荷数据(电压、电流),采用模式识别算法,通过解析稳态和暂态下的负荷特征量,分解用户用电负荷成分并识别电网末端的用电状况,从而实现客户侧用电负荷的类型辨识及用能分解;例如,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实时感知用户正在使用空调、冰箱、洗衣机、电暖器、照明等用电负荷的哪几种以及各类型用电负荷的强度。
随着智能电能表的不断发展,搭载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智能电能表会逐渐普及以及应用,同时,考虑到智能电能表的使用安全性,现如今也出现了不少基于物联相关的智能电能表设备,以满足用户对智能电能表的安全监测,避免出现偷电、毁坏等行为。
但是现有智能电能表大多采用传感器等用电元件的方式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安全监测,例如,在电表箱门设置红外传感器等以观测箱门开启情况,但是需要电能表对该相关构件持续供电,能耗大且使用时长相对苛刻,且不利于对现有电能表进行低成本改造,从而影响电能表的升级以及普及。因此,现需要提供一种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智能电能表来改善上述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智能电能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智能电能表,包括:基于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电能表主体以及搭载电能表主体且进行用于安全防盗的电能表壳,所述电能表壳包括:用于装载各构件的壳体、用于电能表壳加密的密码锁组件、用于触发警报及摄像的安全触发组件以及密码锁组件更换密码的密码更换组件,
所述壳体包括左右设置的用于装载电能表主体的第一仓体以及用于装载密码锁组件、安全触发组件和密码更换组件的第二仓体,
所述密码锁组件设置于第二仓体内中部,其包括三组密码盘以及滑动底座,所述密码盘侧面上周向等角度设置有多组用于对应密码数字的通孔,且与其通孔配套设置有用于封堵通孔的柱形卡块,三组密码盘等间距设置于滑动底座的轴杆上,且滑动底座与第一仓体一侧设置有锁舌,所述锁舌贯穿第一仓体、第二仓体侧壁配设的条形槽并与第一仓体的仓盖的锁口配合,
所述密码更换组件设置于第二仓体内一侧,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伸缩电机总成、旋转电机以及电磁铁,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伸缩电机总成的驱动杆前端,旋转电机前端面中心处还连接有电磁铁,
所述安全触发组件包括:用于配合密码锁组件开锁判定触发的压触式开关、用于警示报警的蜂鸣器以及摄录操作者的摄像模组,所述压触式开关设置于第二仓体内另一侧,且其压触式开关与密码锁组件之间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通过连接块与第二仓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蜂鸣器设置于压触式开关上,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第一仓体上端面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表主体具体为搭载有非介入式负荷辨识功能模块的智能电能表。通过搭载非介入式负荷辨识功能模块的智能电能表,其可根据智能电能表量测数据资源,通过内置于智能电能表中非介入式负荷辨识功能模块实现分析各类电器负荷工作状态,能耗水平等信息感知,从而实现电力用户的信息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德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德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