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流式水田苗间除草单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860.9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武;闫东伟;王奇;王金峰;周文琪;翁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39/18 | 分类号: | A01B39/18;A01B3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水田 除草 单体 | ||
射流式水田苗间除草单体属于农业机械;在吸水管进水端上配装过滤网罩,吸水管的出水端与配装直流电机的水泵进水口连接,水泵出水口与带有水压表的输水总管连接,五通阀与输水总成连接,四根输水支管分别与五通阀的四个出水口连接,在四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上通过四个变径接头分别安装两根前射流针管和两根后射流针管,两根前射流针管的射流末端分别位于两根后射流针管射流末端的前侧上方,导线将蓄电池与直流电机连通;本单体采用液体射流方式完成水田苗间杂草的清除作业,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除草效果好、效率高、伤苗率低、使用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采用液体射流原理进行和完成水田秧苗间杂草清除作业的单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田除草多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方式。近年来,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我国对化学肥料、农药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提出了“三减”要求,其发展趋势是“三免”。据此,针对水田条件进行水田除草作业的机械类除草机具已有研发,但由于水田条件的特殊性,机械类水田除草机具伤苗率过高,作业效果差,满足不了水田除草作业要求,尤其对水田苗间草的清除效果更差,无法在水田除草作业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结合水田苗间除草作业使用的实际需求,研究设计一种射流式水田苗间除草单体,达到苗间除草效果好、效率高、伤苗率低、无药物残留、满足绿色有机水稻产品生产需要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吸水管进水端上配装过滤网罩,所述吸水管出水端与配装直流电机的水泵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口与带有水压表的输水总管进水端连接,五通阀的进水口与输水总管的出水端连接,四根输水支管的进水端分别与五通阀的四个出水口连接,在四根输水支管的出水端上通过四个变径接头分别安装两根前射流针管和两根后射流针管,所述的两根前射流针管呈相互对称配置,所述的两根后射流针管呈相互对称配置,两根前射流针管的射流末端分别位于两根后射流针管射流末端的前侧上方,两根前射流针管射流末端间的水平间距尺寸H1为3—5cm,两根后射流针管射流末端间的水平间距尺寸H2为6—8cm,导线将蓄电池与直流电机连通,至此构成射流式水田苗间除草单体。
本发明创造采用液体射流技术通过将水田苗间的杂草根系周边土壤连同杂草根系一并冲起的方式完成苗间杂草的清除作业,其喷射位置和喷射力不会影响和破坏水稻苗根系周边土壤层的稳定性,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水田苗间除草效果好、效率高、伤苗率低、使用可靠、适应和满足绿色有机水稻产品生产要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射流式水田苗间除草单体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过滤网罩、2、吸水管、3、水泵、4、直流电机、5、水压表、6、输水总管、7、五通阀、8、输水支管、9、变径接头、10、前射流针管、11、后射流针管、12、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射流式水田苗间除草单体,在吸水管2进水端上配装过滤网罩1,所述吸水管2出水端与配装直流电机4的水泵3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3出水口与带有水压表5的输水总管6进水端连接,五通阀7的进水口与输水总管6的出水端连接,四根输水支管8的进水端分别与五通阀7的四个出水口连接,在四根输水支管8的出水端上通过四个变径接头9分别安装两根前射流针管10和两根后射流针管11,所述的两根前射流针管10呈相互对称配置,所述的两根后射流针管11呈相互对称配置,两根前射流针管10的射流末端分别位于两根后射流针管11射流末端的前侧上方,两根前射流针管10射流末端间的水平间距尺寸H1为3—5cm,两根后射流针管11射流末端间的水平间距尺寸H2为6—8cm,导线将蓄电池12与直流电机4连通。
作业使用时,将本除草单体配装在水田苗间除草机具上随机向前方运动,将相互对称设置的两根前射流针管10和两根后射流针管11分别置于水田苗带两侧,其中单侧的前射流针管10射流末端与水稻苗水平间距为1.5—2.5cm,深入土壤中深度为2—3cm,单侧的后射流针管11射流末端与水稻苗水平间距为3—4cm,深入土壤中深度为4—5cm,将过滤网罩1置于水体内,利用蓄电池12开启直流电机4带动水泵3旋转,将水体经过滤网罩1、吸水管2、水泵3、输水总管6、五通阀7、输水支管8、变径接头9分别从前、后射流针管10、11的末端喷口喷向苗间杂草周边土壤处,经过前射流针管10的较窄、较浅第一次喷冲,再经后射流针管11的较宽、较深的第二喷冲,将苗间杂草根系周边的土壤连同杂草根系一并冲起,使杂草根系脱离与水田土壤的联系,杂草漂浮在稻田水水面上,完成除草作业。基于水稻苗根系与杂草根系的不同,上述喷射力和喷射位置不会影响和破坏水稻苗根系的稳固性。根据水田苗间草生长状况和水田条件的不同,通过水压表5可确定不同的水压喷射力,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又保证保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砖坯的布料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洗菜切菜清洗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