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辊冲成形的上模压边圈一体化的成形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551.1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6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永;邹天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永;邹天下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成形 模压 一体化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辊冲成形的上模压边圈一体化的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一组上下模具组即对应加工一个复杂零件。上模具组中至少有一块为带压边圈装置的上模具块;所述的带压边圈装置的上模具块利用弹簧提供压边力,采用较为紧凑的结构,在模具块的旋转过程中,压边块与下模具块固定板料的两侧,减少板料的流动性,从而抑制成形过程中零件边缘起皱现象,并且该模具块可以单独布置在易起皱区域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本发明中对于辊冲成形的应用和变截面零部件的加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成形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辊冲成形的上模压边圈一体化的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辊冲工艺是一种复合成形工艺,其本质是将冲压工艺与辊弯工艺相结合。由于板料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不均匀,容易发生起皱等缺陷。对于传统的冲压工艺,压边圈装置可以很好的抑制板料的成形缺陷。目前冲压工艺中采用了双动式压边圈装置(CN209124717U一种凹模与压边圈导向的双动拉伸模具),但是该专利中结构复杂,并且压边圈的移动需要液压机,无法使用于辊冲成形工艺。另外一种是单动式压边圈装置(CN10692652 B一种拉延成形工艺及其冲压模具),但是该专利中压边圈的定位方式复杂,辊冲成形工艺中模具是离散化运动,无法进行此类压边圈的布置。专利(CN 204974977 U一种带可动式压边圈拉深下出料模具)提出了弹簧形式将上模和压边圈连接的形式,但是其模具压边圈定位装置的刚度较差,无法用于辊冲成形工艺中模具旋转渐进成形。
不但上述现有技术无法满足辊冲成形工艺中对于压边圈的布置要求,且目前尚未有关于辊冲成形采用压边圈装置的模具的专利提出。并且辊冲成形过程,成形空间较为狭小,成形过程较为复杂,传统的压边机构无法满足工艺成形要求。并且辊冲成形工艺加工出来的零件存在起皱等缺陷。因此亟待开发适用于辊冲成形工艺的带压边圈成形装置,进而抑制加工过程中的成形缺陷。本发明中对于辊冲成形的应用和变截面零部件的加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辊冲成形的上模压边圈一体化的成形模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辊冲成形的上模压边圈一体化的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对应加工一个零件;其中:
所述上模具组包括多个上模具块和多个下模具块,每个上磨具块对应一个下模具块;
上模具块的顶部和下模具块的底部分别安装在辊冲成形设备上;上模具块的底部为成形表面,下模具块的顶部为所述成形表面匹配的凹面;
上模具组中至少有一块模具为压缩量可调节的弹性上模具块。
优选地,所述弹性上模具块包括压边块、可调上模具块、弹簧以及连接螺栓,其中:
可调上模具块能够在压边块的限位下向下运动;
连接螺栓穿过可调上模具块和压边块;
弹簧套设在连接螺栓上,弹簧一端抵住可调上模具块,另一端抵住下边块。
优选地,所述可调上模具块包括顶部、轴部以及按压部,其中:
顶部设置在压边块的上方;
按压部设置在压边块的下方,并在压边块的限位下上下运动;
轴部连接顶部和按压部。
优选地,所述压边块包括左压边块和右压边块,分别设置在轴部的两侧;
左压边块和右压边块呈L型,包括竖直边和水平边,竖直边的底部抵在下模具块的上表面;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滚珠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永;邹天下,未经李大永;邹天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