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风电单桩-摩擦翼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7338.0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闫俊义;刘建平;林琳;易侃;汤鹏;刘冬雪;翟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52;E02D27/12;E02D5/60;F03D13/20;F03D13/2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风电单桩 摩擦 复合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海上风电单桩-摩擦翼复合基础,其特征是:它包括单桩(1)和摩擦翼(2);所述摩擦翼(2)通过传力管(21)连接于单桩(1),摩擦翼(2)的侧翼(22)呈放射状与传力管(21)外壁连接,环翼(23)位于传力管(21)外与侧翼(22)连接;侧翼(22)、环翼(23)内壁与传力管(21)外壁之间形成轴向贯通结构;
所述环翼(23)由呈同心圆分布的多个弧板构成,相邻两个弧板交错布置,弧板上缘为“V”形结构;
所述单桩(1)的下端设置锥形过渡段(11),锥形过渡段(11)的上缘外径小于传力管(21)内径,下缘外径大于传力管(21)内径,摩擦翼(2)通过传力管(21)连接于锥形过渡段(11);传力管(21)内壁与锥形过渡段(11)外壁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浆液;
所述侧翼(22)为平板,远离传力管(21)的一侧外缘和上缘为“V”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单桩-摩擦翼复合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S1,打桩,采用沉桩设备将单桩(1)打入海床设计锚固深度,单桩(1)的锥形过渡段(11)深入海床的持力层中;
S2,采用起吊设备提升摩擦翼(2),从单桩(1)上端缓慢释放,使传力管(21)与单桩(1)上端配合后,再缓慢释放摩擦翼(2);当摩擦翼(2)穿过淤泥层后,解除摩擦翼(2)与起吊设备的连接;
S3,采用起吊设备提升传力装置(3),从单桩(1)上端缓慢释放,当传力装置(3)与摩擦翼(2)接触后,解除传力装置(3)与起吊设备的连接;
S4,沉桩设备利用传力装置(3)将摩擦翼(2)打入海床的持力层直至设计嵌入深度;此时,传力管(21)的内壁与单桩(1)的锥形过渡段(11)下部紧密接触;
S5,采用灌浆设备将浆液填充于传力管(21)内壁与锥形过渡段(11)外壁之间的空隙内,形成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3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坞自适应调节的补水鱼道
- 下一篇:一种涉水坡体导水防冲蚀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