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OPN精细化操作的垃圾分类仿真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6630.0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夏传良;王兆诚;王忠;申斌;张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K19/0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oopn 精细 操作 垃圾 分类 仿真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OOPN精细化操作的垃圾分类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垃圾分类系统的功能及模块划分,构建粗略OOPN系统模型;基于第一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粗略OOPN系统模型的类网模型;利用所述类网模型对所述粗略OOPN系统模型进行精细化处理,获得精确OOPN系统模型;基于获得的精确OOPN系统模型,实现垃圾分类过程的仿真。所述方案给出了关于OOPN系统的活性、有界性定理,提出经过类网精细化操作后系统仍保持活性、有界性的充要条件;有效保证了精细化操作后的OOPN模型的活性及有界性。通过利用OOPN类网精细化操作方法对智能垃圾分类拣放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能够准确的反映垃圾分类系统的工作流程,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研究和管理,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垃圾分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OOPN精细化操作 的垃圾分类仿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到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 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逐渐被政府和人们重视并实践应用,但人为 垃圾分类需要公众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收效甚微,于是智能垃圾分类拣放机应 运而生,为了加快拣放机垃圾分类处理的速度并降低功耗,有必要对这类系统 进行建模研究和管理。智能垃圾分类的过程有很明显的模块化、功能化特征, 如垃圾识别、垃圾分拣、垃圾对应回收和垃圾运输处理等。Petri网作为一种系 统模型,一般对系统及行为进行统一考虑,但不能体现出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而利用面向对象的相关定义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将整个复杂系统的 建模过程有效地划分为多个简单子系统,并相应进行建模研究正是面向对象 Petri网(OOPN)建模技术的突出优势所在;发明人发现,虽然当前技术人员研 究了OOPN的一些性质(包括建模复杂度、建模效率、模型的封装性及抽象性) 和精细化操作方法,但是,现有方法中并未考虑到OOPN的活性、有界性及精 细化后对这些性质的保持等问题。活性和有界性是OOPN系统的主要行为特征, 活性反映了系统可以在任何状态下完成任何部分的工作,这意味着系统中不存 在局部死锁,有界性反映了系统的无溢出性。因此不考虑精细化操作对原系统 的活性和有界性的保持,对于智能垃圾分类拣放以及柔性制造等问题,无法保 证OOPN模型的可用性及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OOPN精细化操作的垃圾分类 仿真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OOPN精细化操作的垃圾 分类仿真方法,包括:
基于垃圾分类系统的功能及模块划分,构建粗略OOPN系统模型;
基于第一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粗略OOPN系统模型的类网模型;
利用所述类网模型对所述粗略OOPN系统模型进行精细化处理,获得精确 OOPN系统模型;
基于获得的精确OOPN系统模型,实现垃圾分类过程的仿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
假设N=(P,T;F,Q,G,W)和Na=(Pa,Ta;Fa,Qa,Ga,Wa)是两个OOPN网,需 满足:
1)且
2)Fa=F∩((Pa×Ta)∪(Ta×Pa)∪(Qa×Ta)∪(Ta×Qa)∪(Ga×Qa)∪(Qa×Ga));
则称Na是N的类网,其中,P为确定库所集合,T为确定变迁集合,F为 OOPN模型的流关系,Q为确定非空的消息库所集合,G为对象间的网关集合, W为权函数;Pa为另一OOPN模型的确定库所集合,Ta为另一OOPN模型的 确定变迁集合;Fa为另一OOPN模型的流关系,Qa为另一OOPN模型的确定 非空的消息库所集合,Ga为另一OOPN模型的对象间的网关集合,Wa为另一OOPN模型的权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