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3611.2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1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郭衍游;林中湘;黄澎涛;武学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7/20;G06T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顾珊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地球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并根据格网单元对应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和地质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信息。通过将各格网单元的集合组合成地质体标识,并为地质体标识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编码信息标注,获得数字地球模型。基于此,将地球进行标准化剖分,剖分成一个个体积相近且无缝隙无重叠的空间格网,对空间格网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统一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实现地球的数字化编码化描述,构成基于编码的数字地球模型,极大地提高数字地球模型的检索、传输、分析效率,满足信息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三维地质模型是将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或者概念模型综合在一起生成三维定量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固体矿产勘查、油气评价、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等多个领域。但是,目前的三维地质模型都是各自服务于某一特定目的或特定需求,采用定量定性方式构建的模型只适用于某一特定应用场景。在需求或应用场景发生变化时,即便变化非常微小,三维地质模型也需要重新构建。其中,数字地球作为三维地质模型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
同时,由于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建模的基础格网不同,各模型之间无法对地质体进行统一表示,更无法进行信息索引、共享或综合分析,不利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而传统的例如谷歌地球等数字地球模型主要针对地球表面,难以表达地球深部信息,缺乏统一的模型来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数字地球的需要。
综上所述,传统三维地质模型中的数字地球还存在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三维地质模型中的数字地球还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
根据格网单元对应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和地质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信息;
将各格网单元的集合组合成地质体标识;
为地质体标识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编码信息标注,获得数字地球模型。
上述的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并根据格网单元对应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和地质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信息。通过将各格网单元的集合组合成地质体标识,并为地质体标识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编码信息标注,获得数字地球模型。基于此,将地球进行标准化剖分,剖分成一个个体积相近且无缝隙无重叠的空间格网,对空间格网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统一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实现地球的数字化编码化描述,构成基于编码的数字地球模型,极大地提高数字地球模型的检索、传输、分析效率,满足信息化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的过程,包括步骤:
将单位经度、单位纬度和单位海拔构成的空间单位,作为格网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单位经度为1°,单位纬度为1°,单位海拔为100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划分对象的纬度与单位经度为正相关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单位经度、单位纬度和单位海拔构成的空间单位,作为格网单元的过程之前,包括步骤:
根据作为划分对象的纬度,调整构成空间单位的单位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单位经度、单位纬度和单位海拔构成的空间单位,作为格网单元的过程,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3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