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广播在电梯用梯场景下的高效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3037.0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耀华;王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4/80;H04M1/72412;B66B1/14;B66B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 广播 电梯 场景 高效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广播在电梯用梯场景下的高效通信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手机APP端,BLE端,CPU;该方法是在APP端使用手机号作为手机蓝牙端通信地址,在BLE端使用电梯相关唯一ID作为地址,在电梯用梯的相关场景下,多个APP或多个蓝牙BLE端同时互相广播数据,依托于应用层协议的地址导引检索,完成各自的协议交互,在下行数据中使用CRC16方式压缩目的APP地址,利用一条广播报文帧搭载多条下行消息回复,使BLE端具备1对多APP通信能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应用协议层采用地址压缩码校验加消息序号的的方式实现多请求、高并发通信,从而保证在同一时刻,快速响应多人并发用梯请求并进行回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领域的通信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蓝牙广播在电梯用梯场景下的高效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乘客呼梯、用梯权限登记时,大多采用IC卡进行刷卡授权,乘客使用前需到物业中心进行登记领取实体卡片,通过电脑客户端注册发行相关的权限信息,倘若卡片丢失还需要挂失注销、重新申领;此外由于受实体卡发卡成本或者流程限制,在商场或者写字楼对于需要授权的访客也会大大增加权限发放的时间成本和劳力成本。综上,使用IC卡作为电梯权限发放的方式存在着发卡流程复杂、卡片易遗失、管理不便捷、不够环保等问题。
同时,鉴于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并且蓝牙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外设,无论是高端、中端、低端手机均配备并支持蓝牙协议,这从根本上给蓝牙在电梯上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蓝牙技术在电梯用梯技术上的应用方式主流的还是使用建立连接的方式,但是纯粹的使用建立连接再进行交互通信存在着建立连接时延长、并发通信数量受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梯领域的通信方法,针对现有问题,使用手机蓝牙进行用梯权限申请,创造性地在应用协议层采用地址压缩码校验加消息序号的的方式实现多请求、高并发通信,从而保证在同一时刻,快速响应多人并发用梯请求并进行回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广播在电梯用梯场景下的高效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手机APP端,蓝牙模块端即BLE端,处理器端即CPU端;该高效通信方法是在APP端使用手机号作为手机蓝牙端通信地址,在BLE端使用电梯相关唯一ID作为地址,在电梯用梯的相关场景下,多个APP或多个蓝牙BLE端同时互相广播数据,依托于应用层协议的地址导引检索,完成各自的协议交互,在下行数据中使用CRC16方式压缩目的APP地址,利用一条广播报文帧搭载多条下行消息回复,使BLE端具备1对多APP通信能力,在多人同时使用APP用梯请求时,高效完成消息的下行回复,提高通信成功率。
上述的用于蓝牙广播在电梯用梯场景下的高效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中系统通信的模块包括APP端、BLE端、CPU端,实际使用场景中包括多个APP端和BLE端,APP端和BLE端必须是系统指定唯一的地址ID,以保证通信正常完成和握手建立;APP端采用手机号的后10位的BCD码作为唯一ID;BLE端和CPU端直连,由CPU端直接配置一个与电梯编号相关的唯一ID,采用3字节作为BLE端地址,BLE端的ID显示体现在蓝牙名称上,再加上电梯蓝牙名称前缀识别头,作为APP端识别当前用户是否具有此电梯使用权限的标识。
上述的用于蓝牙广播在电梯用梯场景下的高效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基于蓝牙协议4.2及以上版本,应用层协议基于广播协议中的ADV_IND类型,即通用广播报文,每条广播报文有效可用数据载荷长度为31字节,根据其特征制定APP端、BLE端和CPU端的三端通信交互协议;手机蓝牙、BLE端均工作在从模式,通过广播数据在通信范围内实现互广播式通信,对广播消息内容定义源地址、目的地址、命令内容的字段来实现多部手机无须与BLE端建立连接而同时与之通信,满足多人同时高效率的用梯,进行呼梯/登记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吉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3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检测电路、控制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沿固定轨道工作的微型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