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杀菌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90959.6 申请日: 2021-02-20
公开(公告)号: CN113016798A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林秀瑾;韩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康圣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33/12 分类号: A01N33/12;A01N31/02;A01N43/90;A01N25/30;A01P1/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普鸿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22 代理人: 杨洋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枣***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温 杀菌剂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杀菌剂,采用了具有温和性质的季铵盐,以吉米奇季铵盐为主体成分,利用离子性化合物的性质,易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在此基础上,结合六亚甲基四胺、苯扎溴铵、吐温80、以及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胺、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形成核心结构,使得杀菌剂中阳离子通过静电力、氢键力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结合等作用,吸附带负电的细菌体,聚集在细胞壁上,产生室阻效应,达到高效杀灭细菌的效果,且无耐药性。并且该杀菌剂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杀灭各种病源微生物,甚至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下均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同时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尤其涉及到一种低温下使用的无耐药性杀菌剂,属于杀菌剂领域。

背景技术

杀菌剂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都有需求,诸如生活中,家具的表面、衣物都会滋长细菌,在厨房、厕所等容易潮湿的地方也都是适于细菌滋生的场所;尤其是饲养宠物的家庭,一般宠物身上也会携带大量的细菌。

医院对于环境中、媒介物以及治疗仪器的细菌也需要进行杀灭或者控制,此时对于杀菌剂、抑菌剂的要求都比较高。此外,诸如净化车间、动物模式所、重点实验室等特殊环境下,也同样需要对人员皮肤、衣着进行彻底消毒来降低致病菌的传播,而此时就对消毒剂的安全性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制药和食品工业领域对细菌和微生物的控制非常严格,一旦细菌微生物超过微生物控制标准,就意味着食品和药品的质量受到威胁,不仅威胁到消费者生命安全,也会为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及法律责任;由于这两个领域的特殊性,人员在车间工作时间比较长,废水的排放量也比较大,怎样保证人员使用消毒液的安全性和污水排放的达标性至今面临巨大挑战;此外,生产企业也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类型的消毒液,来解决一直困扰着生产企业消毒液的耐药性问题。

农业领域,对于杀菌剂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诸如饲养动物的环境杀菌,屠宰动物的环境杀菌。在林业领域,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旺盛生长,也需要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真菌和细菌进行消杀。

目前,常规的消毒剂、杀菌剂等按照级别由高至低分为杀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杀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但是在其组成中要求其必须包括甲醛、戊二醛(或醛类物质OPA,如美国专利US2009/0203645A1)、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氯气、硫酸铜、生石灰、乙醇。

季铵盐类杀菌剂属于低效消毒剂,一般杀菌浓度低、副作用小,无刺激性、无毒害、符合该领域对于杀菌剂的技术需求(如专利CN101473832A、CN101642449A、CN1593150A)且不易受pH值变化的影响,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季铵盐类杀菌剂已经衍生了七代产品,以第一代杀菌剂苯扎氯/溴铵为基础衍生出第二代衍生品之后;第三代杀菌剂改用双长链季铵盐(DDAC);而四代杀菌剂为一、三代的复合物;五代杀菌剂考虑双子季铵盐提升杀菌效果;六代沿用第五代的思路找到基团更为密集的聚季铵盐;七代杀菌剂在前几代的基础上受到第四代的设计启发,将第三、六代进行复合。

但是,季铵盐的长期使用容易导致产生耐药性。一方面尽管通过改变疏水基、亲水基以及反离子的结构,可以衍生出很多新型的季铵盐,然而问题是分子结构设计周期长,前期研究成本高。中国专利CN101279219A虽然认同一些微生物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但未从根本上避开分子结构改进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也都未考虑到水的矿化度问题。这是因为水的矿化度较高时会降低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专利CN106035361A使用无菌水,没有关注水的矿化程度,且其杀灭对数值没有具体给出大于5的数值,其杀菌具体效果不可知。如果利用现有季铵盐类杀菌剂的温和性能,在不需要设计改进季铵盐分子结构基础上,通过适宜的杀菌剂组分配合而达到高效杀菌的目的,是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消毒剂可以杀灭冷链食品表面的COVID-19及其他低温领域的物表病源微生物,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圣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圣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0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