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正畸面像摄影训练仪及训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0667.2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若萱;胡博;卞悦腾;徐明华;陈卓玥;侯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志明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史进斗 |
地址: | 11000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正畸面像 摄影 训练 方法 | ||
口腔正畸面像摄影训练仪,属于口腔正畸摄影技术领域,定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两个后立柱和上、下后边框形成框架后部。四个上、下边框固定成框架上、下部,并设头颅模型。框架上、下间有两个前移动立柱。四个立柱上均设水平参照标志点:为头颅模型眼裂与鼻尖中间所在的水平平面与其交点。左、前和右下边框均设45°侧位像标志点。使通过同侧两个45°侧位像标记可以调整45°侧位像拍摄时取景轴。训练方法:调整头颅模型适合所拍摄的方向,根据水平参照标志点、45°侧位像标志点及头颅模型确定照相机的垂直向高度、倾斜程度、俯仰程度、左右水平向位置和画面位置。对学生或初级医生练习正畸摄影时有很具体参考标志,能够显著缩短练习时间、提高拍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摄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口腔正畸面像摄影训练仪及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正畸学经历10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社会需求越来越广泛的学科,其治疗技术、治疗标准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在口腔面部照相、牙合照相的拍照方法、标准及口腔正畸摄影的训练方法方面,却需要完善、提高及普及。口腔正畸面部摄影作为矫治前辅助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矫治中记录治疗各阶段性矫治效果、矫治后及保持期间记录最终治疗效果及保持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作为医患、医生之间交流沟通信息的重要内容,在正畸临床及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口腔正畸面部照相作为杂志发表论文、正畸病例报告及正畸学术交流一种展示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已经被高水平正畸医生使用了几十年,近年国内外更多医生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正畸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及交流,进行病例展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其拍照的垂直向高度、水平向位置、画面的旋转程度、取景轴的仰俯程度及拍摄范围不甚理想的情况非常常见。
在目前的正畸面部摄影的教学中,缺乏反复练习的器材用具,仅仅是依靠教材上的几张示例图片外加教师讲解,其内容较为抽象,理解较为困难且易于遗忘,没有将涉及相机上下位置、倾斜程度、俯仰程度、水平相左右位置和水平旋转程度五个维度拍照要求讲解得很具体。正畸照相实际要求取景范围大小及相机上下位置、倾斜程度、俯仰程度、水平相左右位置、水平旋转程度五个维度的合适调整,这里的任何一个因素未达到要求,都无法拍照出非常合适的照片,初学者往往不知道正畸面像摄影与这么多因素相关,调整一个因素到合适状态时可能也改变了其它很多因素,导致初学者训练很长时间也可能拍摄不出合格的照片。
因此正畸临床中初级正畸医生均需要老师数个月手把手的教授、反复练习,才可能达到比较熟练的拍摄正畸患者的面像。在教学及临床中,训练过程漫长,耗费了教师以及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对于初学临床的口腔实习医生,正畸摄影更是很大的考验,往往不能在本科学习中良好地掌握。即使未来编制出更详细的纸质平面拍照教材,也根本无法描述清楚把这么复杂的、立体的多变量均调整到合适的方法,因此十分必要设计三维立体的教具、编辑专门的教程来有效提高正畸面像摄影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出口腔正畸面像摄影训练仪及训练方法,并通过训练仪上的拍照参考标志点,结合照相机调整方法,指导练习者对照相机的垂直向高度、倾斜程度、俯仰程度、水平向位置及水平向相机机身的旋转程度进行合适的五维调整,很容易完成高标准的面部各个角度照片的拍摄。在具体面部摄影的教学练习中,训练者可根据拍摄具体要求及各种参考标志点,通过反复练习从而很快熟练掌握面像摄影的要领,这将使得面部摄影教学的标准及效率显著提高。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口腔正畸面像摄影训练仪, 包括头颅模型和定位框架。
其技术要点在于:
定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
边框左后立柱、边框右后立柱、定位框架上后边框和定位框架下后边框固定成矩形框架后部。
定位框架上后边框、定位框架上左边框、定位框架上右边框和定位框架上前边框固定成矩形框架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志明,未经侯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0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音型城市下水道的通风换气装置
- 下一篇:新型负极结构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