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判定尾气烟羽数据有效性和对其筛选的方法及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9992.7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5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杰;张馨露;马琳琳;杨小阳;胡京南;张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陈姗姗;王颖慧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判定 尾气 数据 有效性 筛选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判定尾气烟羽数据有效性和对其筛选的方法及产品,其中用于判定尾气烟羽数据有效性的方法,包括:根据尾气的多个烟羽点的烟羽数据的相关性,判断所述尾气是否具有同步扩散趋势;响应于所述尾气具有同步扩散趋势,利用所述尾气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污染物与二氧化碳的烟羽数据,执行不过原点的线性拟合运算,以得到所述其他污染物中每种污染物与所述二氧化碳的烟羽比值;以及根据线性拟合结果以及每个烟羽点的烟羽数据,判定所述烟羽比值的有效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采用不过原点的线性拟合,并通过常数项来吸收对拟合斜率的无关误差,以保证拟合斜率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机动车尾气遥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判定尾气烟羽数据有效性和对其筛选的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政策制定以及对固定污染来源的治理,我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细颗粒物(例如PM2.5)的浓度具有显著的下降。然而,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涨,移动源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不断上升,特别是在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尤为突出,这对于环境的治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指出,柴油车NOx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细颗粒物PM排放量超过90%,且汽油车一氧化碳CO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超过70%。
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是一种无接触的光学测量手段,其可以通过在车道上安置光学测试设备,实现对尾气排放的自动化测量,同时还能够实时采集被测车辆的行驶速度、加速度等工况信息以及温度、湿度等测试点环境信息和车辆信息等。因此,利用遥测技术能够有助于进行实际车流-排放大数据测试和实时分析,以便准确掌握机动车实际道路排放特征,并为针对性制定排放控制政策以及实现精准管控提供数据支持。
然而,在实际道路环境中进行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并且还会因设备校准不及时、设备老化等问题,使得遥测数据质量并不稳定,这将严重影响道路遥感技术在执法中的应用。因此,如何能够提高和判定遥测数据质量是目前道路遥感监测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面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多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判定尾气烟羽数据有效性和对其筛选的方法及产品。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判定尾气烟羽数据有效性的方法,包括:根据尾气的多个烟羽点的烟羽数据的相关性,判断所述尾气是否具有同步扩散趋势;响应于所述尾气具有同步扩散趋势,利用所述尾气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污染物与二氧化碳的烟羽数据,执行不过原点的线性拟合运算,以得到所述其他污染物中每种污染物与所述二氧化碳的烟羽比值;以及根据线性拟合结果以及每个烟羽点的烟羽数据,判定所述烟羽比值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烟羽点包括删除一个或多个初始烟羽点后剩余的烟羽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尾气的多个烟羽点的烟羽数据的相关性包括:对所述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所述多个烟羽点的二氧化碳烟羽数据进行排序,并根据每个烟羽点的所述二氧化碳烟羽数据的排序顺序进行第一秩次的标记;根据对所述二氧化碳烟羽数据进行排序的排序规则,对所述每种污染物在所述多个烟羽点的污染物烟羽数据进行排序,并根据每个烟羽点的污染物烟羽数据的排序顺序进行第二秩次的标记;以及根据每个烟羽点的所述第一秩次和所述第二秩次的秩次差以及所述多个烟羽点的个数,确定所述每种污染物与所述二氧化碳在所述多个烟羽点的烟羽数据的相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9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