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菱镁矿粉体复合颗粒分级和摩擦电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7255.3 | 申请日: | 2021-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高海;王志强;苏美璇;王宁会;倪忠伟;王继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7/02 | 分类号: | B03C7/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镁矿 复合 颗粒 分级 摩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菱镁矿粉体复合颗粒分级和摩擦电选装置,属于矿物物理分选技术领域,包括:气流螺旋管路输送部分、脉冲电晕荷电部分、多级静电分选部分,气流输送部分包括给料器、螺旋输送管、风机;脉冲电晕荷电部分的放电结构为线板式结构;静电分选部分为多电场电收集箱,每个电场的电极结构为两个平行金属板。在气流带动下,菱镁矿粉体与铜制螺旋管壁摩擦荷电,经过脉冲电晕场时增强荷电,最终随气流水平流入电收集箱,在静电力、重力等综合力的作用下,实现粉体颗粒的粒度分级和组元矿物分选,分选后的粉体落入收集槽中。本发明的方法为干式方法,无环境污染问题,并且能够实现颗粒粒度分级,以及物理性质相近组元矿物的高效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物理分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物理方法矿物颗粒分级和电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菱镁矿MgCO3在矿石中多以粒状及其集晶状体产出,有少部分以细粒近似粒状产出;在菱镁矿的裂缝和孔洞中有石英和白云石产出,同时在菱镁矿微裂隙中有滑石侵入,形成细脉状构造,并在菱镁矿的接触边缘有铁质析出。菱镁矿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滑石、透闪石、绿泥石等硅酸盐矿物,含钙杂质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等含钙碳酸盐矿物。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另有微量的磁铁矿、黄铁矿等,这些矿物在矿石中的含量较低,但是其对矿石选矿后的精矿质量影响较大,是要除杂的矿物。
菱镁矿选矿的目的是除去其有害杂质和提高矿石品级,主要是解决硅酸盐脉石矿物、含钙矿物和含铁矿物与菱镁矿的分离问题。目前选矿方法包括浮选法、热选法、重选法、化学选矿、电选等,其中浮选法利用浮选剂中矿物颗粒的表面性质差异实现选矿,是公认最有效的菱镁矿分选除杂方法。但是浮选法要使用水和化学药剂,存在环境污染风险。另外,对于含钙脉石矿物,例如白云石CaMg(CO3)2,其化学物理性质与菱镁矿相近,浮选法无法对其实现高效脱除。
电选是根据矿物之间电性的差异利用电选机分离矿物的选矿方法,矿物电性可用介电常数、电导率、电阻和整流性来描述,矿粒电物理性质的差异在矿物电选中起着重要作用。菱镁矿结晶菱面体解理充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均易单体解离,例如磨到一定粒度、分级、加热、摩擦,都可以改变矿物颗粒的能量参数及表面性质,人为地调节荷电载体的浓度和迁移率,矿物颗粒表面电荷的大小和极性都可以改变。此外,矿物学研究表明菱镁矿中的脉石矿物,石英为负整流性,方解石为正整流性,即在正极性电场下石英表面会带负电荷,在负极性电场中,方解石带正电荷,含铁元素矿物具有全整流性。菱镁矿的上述物理特性为电选分离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发明对菱镁矿及其组元矿物采用摩擦荷电、脉冲电晕强化荷电和静电分选复合方法,实现菱镁矿及其组元矿物的选择性分离,特别是能够实现菱镁矿中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类似的有用矿物菱镁矿MgCO3与脉石矿物白云石CaMg(CO3)2等高效分离。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干式方法,不产生污染,可以为菱镁矿选矿提供一种很有效的物理选矿方法。
发明内容
菱镁矿中有用矿物菱镁矿MgCO3与脉石矿物白云石CaMg(CO3)2等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类似,目前分选方法难以有效分离,是菱镁矿选矿中的瓶颈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菱镁矿粉体复合颗粒分级和摩擦电选装置,实现物理性质相似组元矿物的选择性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菱镁矿粉体复合颗粒分级和摩擦电选装置,包括气流螺旋管路输送部分、脉冲电晕荷电部分、多级静电分选部分,可同时实现粉体颗粒的粒度分级和组元矿物高效分选。
所述的气流螺旋管路输送部分包括给料器1、螺旋输送管2;所述给料器1位于螺旋输送管2一侧,螺旋输送管2另一侧与箱体7一侧连通。所述螺旋输送管2内的风速为8m/s-2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7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网输电修复装置
- 下一篇:氢化和乙炔化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