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分接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5616.0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闪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2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夏烨 |
地址: | 20215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电分接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电气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分接单元。所述电分接单元包括上部插座和下部基体,所述下部基体用于插入电力轨道取电,所述电分接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上部插座外部可沿插座在初始位置和末端位置之间轴向移动的圆筒状控制件,并在电分接单元内部有一个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响应控制件的往复移动可操作地将其中一个电触点与所述接插件连接或断开。本发明通过在电分接单元上设置可轴向移动的控制件,通过对控制件的轴向往复移动实现对电分接单元的通断电,让电分接单元的使用更加安全,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分接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装潢布线形式使得插座孔位置相对固定,如果需要连接距离较远的电器时必须使用接线板从墙上插座引出多个插座与外部电器件连接,接线板的电源线非常杂乱,并有安全隐患;而在常用的位置多安置一些插座孔又会使得墙内布线变得复杂,而且装潢布线时很难准确预知恰到好处的插座孔安置位置。
因而,电力轨道和配套使用的电分接单元应运而生,电力轨道通过设置在其型腔中的长导体与墙壁上已设有的插座电连接,并可以通过沿墙面安装的方式延伸布置至合适的取电点,电分接单元可沿电力轨道在任意位置插入电力轨道的型腔后旋转接通电路,实现导电连接,使用非常灵活。
为了让消费者使用体验更佳,需要在电分接单元插入电力轨道取电的基本功能以外增设开关功能,可以让消费者手动对电分接单元进行通断电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分接单元,使电分接单元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控制其通断电。
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分接单元,所述电分接单元包括上部插座2和下部基体3,所述电分接单元内设有接插件,所述下部基体3用于插入电力轨道取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分接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上部插座2外部可沿插座在初始位置和末端位置之间轴向移动的圆筒状控制件1,并在电分接单元内部有一个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响应控制件1的往复移动可操作地将其中一个电触点23与所述接插件连接或断开。
所述控制件1在初始位置时,开关装置的电触点23与接插件处于断开状态;当控制件1移动向末端位置移动时,所述开关装置将所述电触点23与连接元件17连接;而控制件1再移动到初始位置,所述开关装置再次将所述电触点23与连接元件17断开。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电触点23、摆动机构、支撑机构;所述电触点23设置在摆动机构的前端与接插件的位置对应,设置其第一位置与接插件脱开,第二位置与接插件接触;所述开关装置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电分接单元内;所述控制件内壁对应摆动机构的位置设置有拨动装置。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架16、支撑臂,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动臂19、摆动柱塞15;所述支架16固定连接于电分接单元内部,所述摆动柱塞15上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并可围绕连接点转动,所述摆动柱塞15下端与摆动臂19接触并可带动摆动臂摆动;所述摆动臂19设于所述摆动柱塞15下部,以支撑臂为摆动支撑点;所述摆动柱塞15上设有C形槽20;所述控制件1上,与C形槽20相应位置上设置一个可伸入到所述摆动柱塞15的C形槽20中的横杆作为拨动装置。
所述支撑臂由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构成,第一支撑臂21与下部基体的底座内导体相连为摆动臂19的摆动支撑点,第一支撑臂21与摆动臂19同为导电体;第二支撑臂22与下部基体的底座相连,为摆动臂初始位置支撑点。
所述电分接单元还包括用于限定控制件1轴向移动行程用的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至少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摇向臂11,所述两个第一摇向臂11的末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控制件内壁的卡位槽上;所述下部基体底座上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摇向臂另一端相配合的限高块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闪电器(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酷闪电器(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