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漏电流的补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465.5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D·斯贝塞;T·菲森迈尔;F·迈尔;S·恩德雷斯;C·塞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M1/12;B60L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李洁;董江虹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漏电 补偿 装置 | ||
一种用于补偿漏电流的补偿装置(20)具有补偿电流生成装置(28)、电势生成装置(150)、有源导体端子(61,62,63,64)和保护导体端子(65),该有源导体端子(61,62,63,64)具有第一有源导体端子(61)和第二有源导体端子(62;64),该电势生成装置(150)与该第一有源导体端子(61)连接并且具有电势生成装置端子(155),该电势生成装置(150)被配置为在该电势生成装置端子(155)处提供电势,该电势至少暂时与该第一有源导体端子(61)处的电势不同,并且该补偿电流生成装置(28)被配置为用于促成在该电势生成装置端子(155)与该保护导体端子(65)之间的补偿电流(I_COM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补偿漏电流的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尤其用在车辆的充电装置中。
背景技术
漏电流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不期望的电流路径上、例如从外部导体(L1至L3)到保护导体(PE)流动的电流。在实践中,这种漏电流例如由于电网滤波器的滤波电容器而产生,这些滤波电容器在一侧与交流电压路径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与保护导体(PE)连接。
DE 195 25 417 C2示出一种用于对具有无源阻抗元件的电网进行接地电流补偿的组件。
DE 10 2010 013 642 A1示出一种用于补偿漏电流的方法。
EP 2 724 443 B1示出一种用于泄漏电流的补偿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偿漏电流的新型补偿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补偿装置的车辆。
该目的通过以下描述的本发明的补偿装置来实现。
一种用于补偿漏电流的补偿装置具有补偿电流生成装置、电势生成装置、有源导体端子和保护导体端子,该有源导体端子具有第一有源导体端子和第二有源导体端子,该电势生成装置与该第一有源导体端子连接并且具有电势生成装置端子,该电势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在该电势生成装置端子处提供电势,该电势至少暂时与该第一有源导体端子处的电势不同,并且该补偿电流生成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促成在该电势生成装置端子与该保护导体端子之间的补偿电流。通过设置电势生成装置,简化了通过补偿电流生成装置实现补偿电流。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电势生成装置与该第二有源导体端子连接,并且该电势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在该电势生成装置端子处提供电势,该电势至少暂时与该第二有源导体端子处的电势不同。通过将电势生成装置与多个有源导体端子连接,可以有利地影响在电势生成装置端子处的电势。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电势生成装置具有第一电容器组件,并且其中该电势生成装置端子经由该第一电容器组件与该第一有源导体端子连接。设置电容器组件可以实现对补偿电流的正面影响。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电势生成装置具有第二电容器组件,并且其中该电势生成装置端子经由该第二电容器组件与该第二有源导体端子连接。由此这两个电容器组件可以协作。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补偿装置具有电网滤波器,该电网滤波器具有用于抑制差模干扰的X电容器组件和用于抑制共模干扰的Y电容器组件,该X电容器组件包括在该第一有源导体端子与该第二有源导体端子之间的第一X电容器组件,并且该第一电容器组件和该第二电容器组件共同形成该第一X电容器组件。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X电容器组件包括在该第一有源导体端子与另外的有源导体端子之间的第二X电容器组件,该另外的有源导体端子不是该第二有源导体端子,该第一X电容器组件具有第一电容,该第二X电容器组件具有第二电容,并且该第二电容在介于该第一电容的70%与130%之间的范围内。这产生了大体上对称的X电容器组件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环境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无线通信系统的自适应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