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垫板的注塑成型方法及其注塑结构、工艺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1433.1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文;高超;邹功成;施正兴;彭有为;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赵艳红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垫板 注塑 成型 方法 及其 结构 工艺流程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垫板的注塑成型方法,通过使用结构分割将整体式轨道垫板结构分割为第一注塑部分和第二注塑部分;第一注塑部分在第一次注塑中成型;在第二次注塑成型过程中使用半嵌式注塑支持机构定位和保护在第一次注塑中成型的第一注塑部分;第二注塑部分在已经完成的第一注塑部分的基础上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通过本发明的注塑方法在不改变产品结构,仅优化产品注塑结构,实用性强;同时在保证轨道垫板的完整性的基础上,改变轨道垫板局部注塑结构,通过两次注塑完成结构成型,解决了轨道垫板注塑空心化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保证轨道垫板的工程强度保证轨道交通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垫板的注塑成型方法及其注塑结构、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轨道垫板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降噪、绝缘等作用。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对铁路轨道垫板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通常地,轨道垫板产品使用聚酰胺和玻璃纤维制成,平均壁厚10MM且局部最厚处可达到16MM。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一整体式注塑成型的方法会使产品内部产生气泡或空隙,从而造成注塑缺陷使产品空心化,空心化会严重影响轨道垫板功能强度,造成轨道垫板的质量不合格,存在轨道交通安全隐患。
专利CN105818325A 公开了厚壁塑件包围式分层注塑方法及模具结构,通过在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配置中间板,旋转中间板进行转芯操作,将取件操做后呈空腔状态的中间腔到第一工位,合模构成产品一次型成型腔:将载有产品一次型的中间板旋转到第二工位,合模构成包围早产品一次型两侧的二次型成型腔,实现多层注塑;该方法虽然解决了产品内部气泡或空隙带来的注塑缺陷,但使用平面(旋转)运动模具,产品平面(旋转)运动,产品生产成本高。
因此,针对解决厚度较厚的轨道垫板注塑成型的技术问题,尚未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垫板的注塑成型方法,通过使用结构分割将整体式轨道垫板结构分割为第一注塑部分和第二注塑部分;第一注塑部分在第一次注塑中成型;在第二次注塑成型过程中使用半嵌式注塑支持机构定位和保护在第一次注塑中成型的第一注塑部分;第二注塑部分在已经完成的第一注塑部分的基础上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通过本发明的注塑方法在不改变产品结构,仅优化产品注塑结构,实用性强;同时在保证轨道垫板的完整性的基础上,改变轨道垫板局部注塑结构,通过两次注塑完成结构成型,解决了轨道垫板注塑空心化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保证轨道垫板的工程强度保证轨道交通使用安全。
可选地,对注塑件进行结构分割的过程中的分割标准包括:
(1)分割形成的第一注塑部分与第二注塑部分重量相等;
(2)第一注塑部分的平均壁厚与第二注塑部分的平均壁厚相等;
(3)分割面的选择要保证物理注塑填充平衡;
(4)分割后的各部分再组合起来应保证产品完整性。
可选地,注塑成型方法使用线性模具轴心,模具轴心在单套模具内部为线性运动。将传统分层注塑件的平面(旋转)运动转化为分层注塑件的线性运动可进一步简化模具结构设计,简化注塑过程,降低制造成本。
可选地,第一注塑部分和第二注塑部分在第一次注塑到第二次注塑过程中为线性运动;第一注塑部分成型后线性送达到第二次注塑部分的成型模腔中完成第二次注塑。
进一步地,第一次注塑将第一注塑部分成型在模具轴心上,通过模具轴心在模具内部线性运动,模具轴心驱动第一注塑部分线性运动到第二次注塑的成型模腔后进行第二次注塑。
可选地,半嵌式注塑支持机构包括保护结构且在第一次注塑过程中形成;具体地:
保护结构包括上夹持键、下夹持键、固定面和抱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1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