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苗自动投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1137.1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业;徐志进;殷小龙;章霞;邱豪军;马雪彬;陈爽;毛志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自动 投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苗自动投喂装置,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料筒、投料小车、搅拌机构、定量机构和投料机构;所述料筒设置于所述投料小车上,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料筒上,所述定量机构设置于所述料筒底部,且所述定量机构的出口与所述投料机构相连通。装置的主要部分集中于投料小车上,以便于在室内环境中移动,方便对不同的育苗池进行投喂;通过料筒顶部设置的进料口,可以向料筒内投放各种饲料或添加剂,并通过搅拌机构进行搅拌,将饲料和添加剂混合均匀的同时还能够防止饲料粘结成块;定量机构能够确定每次投喂的量,便于实现自动定量投喂,投料机构通过出料管延伸,便于灵活选择投喂地点,并使投喂的饲料散布的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苗自动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鱼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养殖区域遍布我国沿海各省市,目前已开发的养殖种类达近100种,年养殖产量超过140万吨。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供沿海渔民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海水鱼类规模化育苗技术的突破。我国先后开展了大黄鱼、石斑鱼、海鲈、鲆鲽鱼类等海水鱼类的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研究,突破其亲鱼培育、生殖生长调控和苗种繁育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多种海水鱼类的苗种规模化生产,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诸如大黄鱼、石斑鱼、鲈鱼等主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目前主流的育苗技术均为室内集约化育苗。室内集约化育苗有环境因子可控、苗种培育密度高、出苗规格整齐等诸多优点。然而,在室内集约化育苗高密度的条件下,极易出现因饵料投喂不合理,造成鱼苗转饵困难,致使出现鱼苗生长差异大、互相残食的现象,严重影响鱼苗质量。因此,饵料投喂对室内集约化育苗极为重要。
海水鱼苗在饲养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而且每个阶段投喂的食物也不同,仔鱼期投喂轮虫,稚鱼期投喂丰年虫和桡足类,幼鱼期开始投喂配合饲料。其中配合饲料的投喂对海水育苗至关重要,尤其鱼苗由鲜活饵料转食配合饲料时期,配合饲料的投喂是否合理直接决定育苗的成败。在鱼苗摄食配合饲料初期,由于鱼苗不能有效捕食,需要少量、多次、广范围投喂,以使鱼苗有效摄食;同时,也可尽量减少配合饲料的残余,以保证育苗的水体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指标。
目前,室内集约化育苗的饵料投喂以人工投喂为主,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尽管也有鱼苗自动投喂装置,但未能规模化推广应用,主要问题在于:投喂量不能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苗自动投喂装置,用于室内环境中鱼苗的自动定量投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苗自动投喂装置,包括料筒、投料小车、搅拌机构、定量机构和投料机构;所述料筒设置于所述投料小车上,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料筒上,所述定量机构设置于所述料筒底部,且所述定量机构的出口与所述投料机构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料筒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料筒底部设置有多孔板,所述定量机构设置于所述多孔板下方。
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料筒顶部,所述搅拌轴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料筒内部,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
可选的,所述定量机构包括定量辊和定量电机,所述定量电机与所述定量辊传动连接,所述定量辊设置于所述料筒下方。
可选的,所述定量辊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定量槽。
可选的,所述定量机构与所述投料机构之间设置有一电控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1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