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播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0963.4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4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琛;郭松;王晓梅;杜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187 | 分类号: | H04N21/2187;H04N21/47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婷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播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直播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直播客户端的推流请求,推流请求包括直播客户端中登录的主播账户的第一账户标识,推流请求用于请求推送直播视频流;在确定第一账户标识为合法标识的情况下,向与直播客户端位于同一直播频道内的观众客户端推送直播视频流,直播视频流包括针对金融产品的描述信息;接收来自观众客户端的交易请求,交易请求包括观众客户端中登录的观众账户的第二账户标识,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购买目标金融产品;在确定第二账户标识为合法标识,以及确定交易请求为合法请求的情况下,以目标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触发针对观众账户的线上交易操作。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直播控制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直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播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直播得以广泛应用,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销售形式,其通过直播平台向观众近距离展示商品,实现通过直播方式进行商品详情介绍和产品营销推广,目前直播带货已创下非常客观的销售数额。
在实现本公开技术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金融产品具有专业性和虚拟性特点,目前相关技术中较少通过直播带货方式进行金融产品销售;并且,普通直播带货方式可能无法满足金融产品销售的风险监控要求,无法满足金融领域线上产品销售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需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播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直播客户端的推流请求,所述推流请求包括所述直播客户端中登录的主播账户的第一账户标识,所述推流请求用于请求推送直播视频流;在确定所述第一账户标识为合法标识的情况下,向与所述直播客户端位于同一直播频道内的观众客户端推送直播视频流,所述直播视频流包括针对金融产品的描述信息;接收来自所述观众客户端的交易请求,所述交易请求包括所述观众客户端中登录的观众账户的第二账户标识,所述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购买目标金融产品;在确定所述第二账户标识为合法标识,以及确定所述交易请求为合法请求的情况下,以所述目标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触发针对所述观众账户的线上交易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以所述目标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触发针对所述观众账户的线上交易操作,包括:根据所述观众账户请求购买的目标金融产品生成订单,并将所述订单返回所述观众客户端;接收来自所述观众客户端的订单验证信息,所述订单验证信息包括所述观众账户的身份信息和实时验证信息;在确定所述订单验证信息为合法信息的情况下,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金融产品的签约订单,并将所述签约订单返回所述观众客户端,以提示所述观众账户进行订单结算;以及在验证订单结算完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观众账户完成针对所述目标金融产品的交易动作。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交易请求是否为合法请求的方法,包括:提取所述交易请求中的上传请求参数,所述上传请求参数为所述观众客户端上传请求过程中所采用的参数;判断所述上传请求参数中是否包含预设攻击特征字符,以确定所述交易请求是否为合法请求。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交易请求是否为合法请求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观众客户端的网络连接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信息,进行针对所述观众客户端的环境场景分析,得到场景分析结果;在所述场景分析结果指示敏感场景的情况下,向所述观众客户端发送可疑网络检测提醒,其中,所述敏感场景为存在交易安全隐患的场所;响应于接收的所述观众账户针对所述可疑网络检测提醒的确认操作,基于所述确认操作确定所述交易请求是否为合法请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与所述观众账户关联的信用分值,所述信用分值指示所述观众账户的信用等级;根据所述观众账户的信用等级,采用与所述信用等级关联的支付控制策略,其中,对所述订单的支付流程进行安全性验证,所述支付控制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身份认证方式进行控制的策略;对订单结算方式进行控制的策略;保存交易凭证方式进行控制的策略。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账户标识,验证所述直播账户是否具有针对所述目标金融产品的可交易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0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