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8191.0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童槐培;颜錞靖;林财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装置。磁性装置包括一上磁芯、一下磁芯、一线圈以及一导磁元件,其中导磁元件设置于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再者,导磁元件更包覆前述线圈,且与上磁芯和下磁芯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装置。更具体地来说,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磁元件的磁性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设备中皆具有包含线圈和磁性元件的零件,例如电感器或电压器等。为了避免线圈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短路,且为了符合安全规范,线圈和磁性装置之间通常会以气隙间隔。然而,此种结构会使得损耗提高,进而使得零件的使用效率变差。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装置,包括一上磁芯、一下磁芯、一线圈以及一导磁元件,其中导磁元件设置于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再者,导磁元件还包覆前述线圈,且与上磁芯和下磁芯接触。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导磁元件的初始磁导率大于空气的初始磁导率。上磁芯的初始磁导率大于导磁元件的初始磁导率。下磁芯的初始磁导率大于导磁元件的初始磁导率。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导磁元件是以粘胶和高导磁率的粉末混合形成。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上磁芯与下磁芯连接,以于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且导磁元件设置于容置空间中。容置空间形成于两个侧柱之间,且每个侧柱的轮廓的至少部分大致相同于导磁元件的轮廓的至少部分。于一些实施例中,导磁元件填满容置空间。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上磁芯具有一第一凸出部,下磁芯具有一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对齐第二凸出部,且导磁元件围绕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导磁元件的部分位于线圈和第一凸出部之间。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线圈具有一环状结构,环状结构围绕一中空部,且导磁元件填满中空部。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下磁芯包括多个引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磁性装置的前述结构,可有效地提升磁性装置的感值,并降低电路上的突波。再者,由于不需额外设置定位元件来定位线圈,可减少工艺的复杂度,且可使磁性装置的整体体积缩小,有利于磁性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并配合所附附图可以更加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应注意的是,根据本产业的标准惯例,附图中的各种部件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各种部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性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性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磁性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磁性装置的爆炸图。
图7为图5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磁性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上磁芯
110:顶板
120:侧柱
121:内凹曲面
130:第一凸出部
200:下磁芯
210: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