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6364.5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养帅;张军勇;朱健强;李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B23B1/00;C21D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激光 辐照 诱致 金属 污染物 产生 方法 | ||
一种降低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的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在金属件表面构建规律的微结构,而后对金属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所述的微结构可以是丘陵状或田垄状,也可以是石林状,所述金属件表面的粗糙度范围为:0.4~6.3μm,所述激光冲击强化的搭接率不低于50%,功率密度不低于1GW/cm2。本发明一种降低金属件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产生的方法,既可以降低金属表面激光诱致金属污染物的产生,又可以实现对金属件强化,在对洁净度要求高且对材料轻量化和疲劳化要求高的激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如高功率激光装置终端光学组件杂散光防护,航空航天激光器洁净控制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洁净控制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降低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行业和科技领域对激光器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激光加工领域,偏重稳定和可靠性,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则要求除了性能稳定外,还要一定的使用寿命和洁净度要求,如靶场终端组件,为了降低重点,一般采用铝合金制品,但是使用过程中又有杂散光产生,杂散光会诱致铝合金表面产生金属污染物,金属污染物喷溅聚集后又会降低光学元器件寿命和使用性能,又如航天领域应用的激光器,用于信息传输,测距等功能,除了要求性能稳定和可靠外,对洁净度控制更加严格,所以如何降低金属污染物产生非常重要,此外,航天用激光器在选材上要求也是十分严格,一般要轻量化处理,材料选择比较局限,所以如何在满足材料一定的条件下,降低金属材料的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的产生也是尤其重要。而目前存在的改善激光诱致金属表面污染物的办法要么是改变基底材料,要么通过表面改性处理,作用都较为单一,如何在降低激光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的同时,做到更加轻量化则在激光聚变事业和航空航天激光器应用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的方法,通过采用构建微结构和激光冲击强化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在激光辐照时,降低污染物产生,还可以对金属件进行强化、且达到轻量化。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待处理金属件表面构建微结构,且表面粗糙度Ra保持在0.4~6.3μm范围内;
对待处理金属件进行激光冲击强化。
进一步,所述的微结构呈周期性排列的丘陵状、田垄状、圆柱状或圆锥石林状。
所述的周期性排列包括直线型阵列分布,或圆形环带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激光冲击强化的光斑搭接率不低于50%,功率密度不低于1GW/cm2。
优选的,采用精密车削或者激光加工成型方式构建所述的微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待处理金属件在构建微结构前和激光冲击强化前,均需进行洁净处理,以保证表面无颗粒或油污污染物。
与现有技术向,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既可以降低金属表面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的产生,又可以实现对金属件强化,在对洁净度要求高且对材料轻量化和疲劳化要求高的激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表面微结构。
图2为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微结构。
图3为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的测试示意图。
图4激光辐照诱致金属污染物产生测试结果曲线。
具体实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