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锤头臂及使用该液压锤头臂的工程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4423.5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2 | 分类号: | B02C21/02;B02C1/00;E02F5/30;E02F3/9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王德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锤头 使用 工程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液压锤头臂及使用该液压锤头臂的工程车辆,其中臂体的操作端与工作部连接,其中臂体上设置有冲击部,且冲击部能冲击工作部,使得工作部相对臂体发生转动。通过在臂体上设置冲击部,使得其能够对工作部进行周期性的冲击,从而提高在工况差的环境中松土破碎效果。在工作部进行工作时,无需切换工作部的种类,保障工作部的工作区间和可操控角度。解决了工程车辆及工程车辆使用的工作臂在应对工况差的环境松土破碎效果不理想和工作部工作角度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液压锤头臂及使用该液压锤头臂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主要用于工程施工,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完成石块的破碎、泥土挖掘等工作,现有工程车辆如公布号为CN10592669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信息煤矿用破碎装载卧底机,其小臂上分别安装了破碎锤和挖斗,在工作中,针对工况较好的环境直接使用挖斗进行挖掘碎土,针对工况较差的环境则是先切换破碎锤破碎土壤后,再使用挖斗进行作业,使得小臂上的结构及施工方式过于复杂。
公告号为CN2074195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挖钩机构的挖钩岩石臂小臂,通过将挖斗替换为类似松土器的挖钩,大幅度提高其松土破碎效果,虽然降低了小臂处部件集中复杂程度,但是在应对工况差的环境破碎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液压锤头臂及使用该液压锤头臂的工程车辆。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锤头臂包括臂体,臂体的操作端与工作部连接,其中臂体上设置有冲击部,且冲击部能冲击工作部,使得工作部相对臂体发生转动。
可选的,臂体的操作端设置有安装部,工作部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安装部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部为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连接部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且第二连接孔和第二穿孔之间穿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孔和第一穿孔之间穿设有第一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在工作部转动方向上存在间隙。
可选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安装部位于第二安装槽内,且第二连接孔和第二穿孔之间穿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孔和第一穿孔之间穿设有第一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在工作部转动方向上存在间隙。
可选的,第一连接孔为腰形孔。
可选的,第一连接孔靠近冲击部,第二连接孔远离冲击部。
可选的,冲击部可拆卸安装在臂体上。
可选的,臂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夹持部,冲击部可拆卸安装在夹持部上。
进一步的,夹持部包括两片冲击部夹板,两片冲击部夹板形成放置冲击部的凹槽,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冲击部上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冲击部夹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孔组,孔组上穿设有限位螺钉,且限位螺钉防止冲击部相对臂体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在臂体上设置冲击部,使得其能够对工作部进行周期性的冲击,从而提高在工况差的环境中松土破碎效果。
2、解决了工程车辆及工程车辆使用的工作臂在应对工况差的环境松土破碎效果不理想和工作部工作角度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液压锤头臂及使用该液压锤头臂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液压锤头臂及使用该液压锤头臂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液压锤头臂及使用该液压锤头臂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程车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44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幅多层拉幅定型机
- 下一篇:一种软骨伞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