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线圈环形磁流变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3707.2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张锐博;李左;何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47/04 | 分类号: | F16K47/04;F16K31/06;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咕咕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7 | 代理人: | 朱志宽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环形 流变 | ||
本发明涉及磁流变阀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线圈环形磁流变阀,包括阀体、线圈固定架、导磁环、阀芯和定位盘,阀体上分别设置左端盖和右端盖,定位盘安装于阀体内壁且与右端盖连接,定位盘的左端设置安装槽和安装台;线圈固定架的右端与定位盘上的安装台密封连接,左端外壁与阀体内壁接触,线圈固定架的左端与左端盖连接,线圈固定架上设置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导磁环右端伸入安装槽,导磁环的外壁与线圈固定架的内壁连接,导磁环的左端与左端盖的右端面密封连接;阀芯的右端伸入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底面密封连接,阀芯的外壁与导磁环的内壁连接,阀芯两端外壁分别设置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中心设置与液压管道连接的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流变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线圈环形磁流变阀。
背景技术
磁流变阀与传统液压控制阀相比,磁流变阀通过控制励磁线圈电流的大小来控制通过阀的磁流变液的流量,无移动的机械部件,相对于传统的机械阀,磁流变液控制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控制,响应速度快,工作噪声低,耐磨损,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磁流变阀现已被广泛应用。
在给定磁流变阀的结构尺寸、能耗和磁流变流体的情况下,要提高磁流变阀的进出口压差,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其一是在相同输入电流下,尽量在磁流变液饱和范围内提高阻尼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常用的方法是减小磁流变阀的阻尼间隙宽度,轴向流动式磁流变阀是通过减小阻尼间隙的宽度达到提高阻尼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但由于磁流变液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颗粒沉降堵塞阻尼间隙,从而使磁流变阀失效。其二是提高磁流变流体在阻尼间隙中的长度。现有技术中有在较小的空间内增加阻尼间隙长度的设计,如专利号为ZL201420438668X的中国专利,设置定位盘和阻尼圆盘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阻尼通道,有效增加阻尼通道的长度,但只在阀芯上设置一个线圈,一方面,在阻尼通道较长的情况下,阻尼通道的不同位置所受到的磁场强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磁流变液对磁力的利用效率不够高;另一方面,只设置一个线圈,压降的可调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线圈环形磁流变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线圈环形磁流变阀,包括阀体、线圈固定架、导磁环、阀芯和定位盘,所述的阀体、线圈固定架和导磁环内部中空,所述阀体上分别设置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定位盘安装于阀体内壁且与右端盖连接,定位盘的右端与右端盖的左端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定位盘的外壁与阀体的内壁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定位盘的左端设置安装槽和安装台;所述线圈固定架的右端与定位盘上的安装台密封连接,线圈固定架的左端外壁与阀体内壁接触,线圈固定架的左端与左端盖连接,线圈固定架的外壁与阀体的内壁之间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线圈固定架的左端与左端盖的右端面之间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线圈固定架两端外壁设置凹槽,在凹槽内分别设置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导磁环右端伸入安装槽,导磁环的外壁与线圈固定架的内壁连接,导磁环的右端与安装槽底面之间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导磁环的外壁与线圈固定架的内壁之间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导磁环的左端与左端盖的右端面密封连接;所述阀芯的右端伸入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底面密封连接,阀芯的外壁与导磁环的内壁连接,阀芯的外壁与导磁环的内壁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阀芯的左端与左端盖的右端面之间留有能使流体通过的间隙,阀芯两端外壁设置凹槽,在凹槽内分别设置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中心设置与液压管道连接的通孔。
所述定位盘的右端面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的数量位2-4个,右端盖的左端面设置与第一定位凸起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一定位凸起的右端插入第一凹槽内防止定位盘转动,第一定位凸起未插入第一凹槽的部分的长度即为定位盘右端面与右端盖的左端面之间流体流通的间隙。
所述定位盘的外壁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第一凸块,第一凸块的数量为2-4个,第一凸块的外壁与阀体的内壁接触,第一凸块的高度即为定位盘的外壁与阀体内壁之间流体流通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3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氘代三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大通量核酸提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