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0496.7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岛本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8/06 | 分类号: | B21D28/06;B21D28/04;B21D37/16;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智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冲切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提供能够高效率地制造由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被冲切材料的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由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至少1张金属片材(10)夹持于冲头(51)和冲模(52),从金属片材(10)冲切被冲切材料(10a)从而制造被冲切材料(10a),包括:将冲头(51)被加热至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向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结晶化的结晶化开始温度以上,一边用冲头(51)将金属片材(10)加热一边从金属片材(10)冲切被冲切材料(10a)的工序;和使已冲切的状态的被冲切材料吸附于冲头(51)从而使被冲切材料(10a)的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向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结晶化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金属片材制造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在马达的磁芯等中使用了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通过对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在结晶化开始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较脆,因此对由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金属片材热处理后进行冲切加工时,在金属片材中产生裂纹和碎屑。
因此,提出了如下的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冲切由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金属片材从而形成被冲切材料后,对被冲切材料实施热处理,从而使被冲切材料从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向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结晶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7/0068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从由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金属片材形成被冲切材料后对该被冲切材料实施热处理的情况下,需要一张一张地对被冲切材料进行热处理,因此存在生产率差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方面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率地制造由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被冲切材料的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鉴于这方面,本发明涉及的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将由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至少一张金属片材夹持于第1工具和第2工具,从所述金属片材冲切被冲切材料从而制造被冲切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工具或所述第2工具中至少一个工具为被加热至所述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向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结晶化的结晶化开始温度以上的工具,包括:一边用所述已加热的工具加热所述金属片材,一边从所述金属片材冲切所述被冲切材料的工序,和使已冲切的状态的所述被冲切材料吸附于所述已加热的工具从而使所述被冲切材料的所述无定形系软磁性材料向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结晶化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在冲切工序中,一边用已被加热至向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结晶化的结晶化开始温度以上的工具将金属片材加热,一边用第1和第2工具冲切被冲切材料,因此能够使已加热的工具的热量进入金属片材。其中,已冲切的被冲切材料有时发生翘曲等,在使其结晶化的工序中,通过使已被冲切的状态的被冲切材料吸附于已加热的工具,能够矫正被冲切材料的翘曲,同时使已加热的工具的热量继续均匀地进入被冲切材料。
由此,在从冲切工序到结晶化工序的一连串的工序中,能够用已加热的工具持续地加热,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制造由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被冲切材料。进而,在结晶化工序中,能够从已加热的工具侧的相反侧将被冲切材料的热量释放。由此,能够抑制由于从无定形向纳米晶结晶化时的自放热而使被冲切材料过加热,得到由均匀的晶粒的纳米晶系软磁性材料构成的被冲切材料。
其中,作为使金属片材密合于已加热的工具的方法,例如能够列举出:在已加热的工具中设置抽吸口,利用来自抽吸口的抽吸力使金属片材吸附于工具的方法;或者在工具中配置永磁体,利用永磁体产生的磁力使金属片材吸附于工具的方法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