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连接的抗拉拔预应力方桩及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7748.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旺;高博;刘冬;明学权;朱东峰;赵翔;李思洪;高冬梅;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良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52;E02D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施恩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连接 拉拔 预应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连接的抗拉拔预应力方桩及连接方法,主要包括:上方桩、下方桩,方桩还包括上法兰、连接体、下法兰,上方桩与上法兰固定连接,上法兰上有上方桩螺纹孔,下法兰与下方桩固定连接,下法兰上有下方桩螺纹孔,上方桩螺纹孔、下方桩螺纹孔与插销螺钉锁紧连接;连接方法,包括:①上方桩、下方桩端面上法兰、下法兰上固定好插销螺钉,②上法兰、连接体、下法兰之间涂有环氧树脂,③连接体上的下螺钉孔对应下方桩上固定的插销螺钉,④将连接体上的上螺钉孔对应上方桩上固定的插销螺钉,⑤连接体将上方桩、下方桩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产品便与现有方桩端面连接,出厂前安装好锁紧螺钉,现场直接插接即可,并且可以实现多根桩体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桩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连接的抗拉拔预应力方桩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管桩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管桩沉桩施工时,沉桩方法有多种,例如: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无论采用沉桩方法,大部分施工过程都不可避免遇到接桩问题。
随着现代建筑物的重要程度的提高以及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地基已经不能更好的承担上部建筑物传来的荷载,而使用混凝土桩做地基的基础桩,用压桩机将桩压入地下后成为基础桩,让基础桩上部承载建筑物。以往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管桩基础主要承受竖向抗压荷载,但目前许多桩基础则要同时承受竖向抗压荷载和竖向拉拔荷载。近年来已有一些工程在业主要求降低工程造价的压力推动下,将管桩作为抗拔桩使用。
目前用于抗拔工程的管桩由于接头连接为电焊焊接,此种焊接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管桩桩头处端板与端板焊接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是施工质量问题。由于现场桩基施工单位及人员的水平差异造成桩头与桩头焊接的质量差异较大,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抗拔桩的使用,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这种焊接方式所需时间较大,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同时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因为桩头与桩头焊接后,需要10~15分钟待焊接处的问题冷却后方可进行沉桩,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同时许多桩基施工人员未等焊接处冷却就继续沉桩,降低了焊接的质量。
现有插接的连接工艺,还需要现场拧较多的螺钉,效率较低;且螺钉与螺母插接时容易损伤组合螺钉螺纹,降低了螺纹连接的可靠。相关的设计可以参见中国专利201010198765.2、201010198770.3、201110282439.4、201210419261.8、201220377201.X、201210114978.1、201810510220.7、201810968125.1、201910548057.8、201910869334.5、等。
鉴于以上缺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快速连接的抗拉拔预应力方桩及连接方法。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现场快速、便捷插接施工的需要,且产品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应用性强,不易引起连接强度隐患等,特设计本专利技术产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快速连接的抗拉拔预应力方桩及连接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现场快速、便捷插接施工的需要,且产品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应用性强,不易引起连接强度隐患等。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良,未经单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三相异步电机
- 下一篇:一种方便于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