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滴型幕墙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6622.3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卫军;吴大海;魏源兴;程燕萍;王涛;苗晓明;谭文娟;麦志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4;E04G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滴 幕墙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滴型幕墙施工方法,属于幕墙安装的领域,其包括S1、建筑主体完工后,在建筑楼下进行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拼装,通过塔吊将第一支架吊装在建筑上,并将第一吊篮与第一支架安装固定;S2、对第一吊篮验收;S3、水滴型幕墙与第一吊篮之间设置有供第一吊篮本身钢丝绳与水滴型幕墙保持距离的拉结点;S4、水滴型幕墙进行安装;S5、第一吊篮拆卸,进行屋顶钢结构施工,屋顶钢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屋顶钢结构上进行第二支架和第二吊篮的安装,并进行第二吊篮验收和试运行;S6、人员在第二吊篮上对水滴型幕墙靠近屋顶处的部分进行补充安装;S7、第二吊篮拆卸。本申请具有使水滴型幕墙安装便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幕墙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滴型幕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现在建筑造型各式各样,幕墙跟随建筑造型变化而产生的各种造型,以产生不同装饰效果,建筑外墙上设计有向外凸出水滴式的造型,从而增强幕墙装饰性,并带有自己的幕墙装饰风格,安装幕墙采用人工配合吊篮的方式进行安装,水滴型幕墙有两处,一处位于建筑主体中部位置,另一处位于靠近建筑主体顶部处,并且在建筑顶部建造钢结构,进一步增加建筑的自有风格,成为自己企业标志性建筑。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水滴型幕墙向外施工时,水滴的造型为向外凸出状,吊篮与水滴型幕墙水平距离为变量,存在有水滴型幕墙处施工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使水滴型幕墙安装便利,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滴型幕墙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滴型幕墙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滴型幕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主体完工后,在建筑楼下进行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拼装,拼装完毕后通过塔吊将第一支架吊装在建筑上,吊装位置靠近建筑顶层处,并将第一吊篮与第一支架安装固定;
S2、对第一吊篮进行试运行,并验收;
S3、水滴型幕墙与第一吊篮之间设置有供第一吊篮本身钢丝绳与水滴型幕墙保持距离的拉结点;
S4、水滴型幕墙进行安装,采用由下至上,由内之外的安装顺序,先骨架后面材安装;
S5、第一吊篮拆卸,进行屋顶钢结构施工,屋顶钢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屋顶钢结构上进行第二支架和第二吊篮的安装,并进行第二吊篮验收和试运行;
S6、人员在第二吊篮上对水滴型幕墙靠近屋顶处的部分进行补充安装;
S7、第二吊篮拆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第一吊篮上,由下至上对水滴型幕墙处进行幕墙安装,当水滴型幕墙下部安装完成,并且上方水滴型幕墙无法完成安装时,利用重力垂直向下远离,采用解除上方拉结点的方式,第一吊篮即可向远离建筑方向平移,从而达到上方无法安装操作的区域,重复逐个拉结点的解除,即可实现全部水滴型幕墙安装;水滴型幕墙采用两阶段安装,使第一吊篮在水滴型幕墙靠近建筑顶部处无法安装区域,由第二吊篮安装,同时避免钢结构施工对水滴型幕墙靠近钢结构处产生阻碍,本申请达到使水滴型幕墙安装便利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拉结点设置有三个,沿竖直方向,分别位于水滴型幕墙底部处和向外凸起最突出处,以及水滴型幕墙底部和水滴型幕墙向外凸起最突出处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普通吊篮安装幕墙应与幕墙距离最少200mm,所以拉结点的设置只要使第一吊篮顺利通过水滴型幕墙距离建筑最远一点即可,拉结点三个的设置充分利用资源,节省繁琐操作,提升水滴幕墙施工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