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树脂成型的除静电薄膜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6594.5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笙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2 | 分类号: | B65H18/02;B65H18/14;H05F3/04;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地址: | 2017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树脂 成型 静电 薄膜 处理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基于树脂成型的除静电薄膜处理设备,包括供应部、抽真空部、上模具、下模具、收卷部及除电部,供应部内设置有供应主轴,收卷部内设置有收卷主轴,两轴上均绕设有同一离型膜,沿供应部朝向收卷部方向传动,上模具型腔与离型膜接触,与下模具可开合连接,抽真空部前端与上模具的型腔内连通,产生负压贴附离型膜,除电部与供应部在上模具的同侧设置,前端具有电针,电针位于离型膜上方,中和离型膜表面的静电。离型膜贴附型腔减少成型中型腔磨损,降低维护工作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在供应部与模具间设置除电部,其产生的离子能够中和离型膜表面带有的静电,使基于树脂成型的除静电薄膜处理设备可以加工一些可能发生静电破坏的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树脂成型的除静电薄膜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的离型膜处理设备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如用于各种材料的蒸馏、浓缩、脱挥发分和干燥等。一个子类的基于树脂成型的除静电薄膜处理设备由离型膜蒸发器构成,这些设备,通过将材料分布在可温控的壳体壁内表面上的离型膜中,可获得高热流密度,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分离膜、阻胶膜、离形膜、离型膜、塑料离型膜、掩孔膜、硅油膜、硅油纸、防粘膜、型纸、打滑膜、天那纸、离型纸、silliconfilm、release film、release。离型膜是指离型膜表面能有区分的离型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
现有技术中,对于树脂成型,该离型膜的实际应用实现了通过设计在模具两侧的膜输送装置,供给离型膜,覆盖在模具面,覆盖的离型膜能够对模具面起到保护作用,在闭模进行树脂成型之后,开模成形品自模腔脱模。
但是对于一些在离型膜处带电的静电制品会发生静电破坏,故对于电子元件或者易发生静电破坏的制品,该设备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树脂成型的除静电薄膜处理设备,包括供应部、抽真空部、上模具、下模具、收卷部及除电部;所述供应部内设置有供应主轴,所述收卷部内设置有收卷主轴,待处理的离型膜可以通过所述供应主轴和所述收卷主轴的转动,沿所述供应部向所述收卷部方向传动;所述上模具为定模,所述上模具型腔设置在待处理的所述离型膜上方,所述下模具为动模,设置在待处理的所述离型膜下方,结构与所述上模具相匹配,二者可开合;所述抽真空部固定设置,前端与所述上模具的型腔内连通,产生负压贴附离型膜;所述除电部与所述供应部在所述上模具的同侧设置,所述除电部包括静电离子发生器、高压电源及气接头;所述高压电源与所述静电离子发生器电连接;所述静电离子发生器内具有电针,所述电针位于所述离型膜上方,用以电离空气,中和待处理的所述离型膜表面的静电;所述气接头安装在所述静电离子发生器的前端,所述气接头用以朝所述离型膜上定向喷射电离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前导向滚轮部;所述前导向滚轮部固定在所述供应部上,位于所述供应部与所述上模具之间,且所述前导向滚轮部上设置有第一动力组件,驱动所述前导向滚轮部在竖直方向的预设距离内往复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后导向滚轮部,所述后导向滚轮部固定在所述收卷部上,位于所述上模具与所述收卷部之间,且所述后导向滚轮部上设置有第二动力组件,驱动所述后导向滚轮部在竖直方向的预设距离内往复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静电离子发生器为离子风棒,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导向滚轮部上,能够跟随所述前导向滚轮部一同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导向滚轮部后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静电离子发生器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设置有所述电针的一侧安装所述气接头,另一端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高压电源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笙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芯笙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