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逐日降水数据综合插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4718.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庞冉;孙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王力文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逐日 降水 数据 综合 方法 | ||
1.一种逐日降水数据综合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高程作为辅助变量的外部漂移克里金插值方法KED及薄板样条插值方法TPS,对研究区域目标内全部N个雨量站点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P,进行逐日插值计算,得到逐日降水格点数据P_KED和P_TPS;
S2:将N个实测站点分为6组,每组包含N/6个均匀分布于全区域的站点,每次采用其中5组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用KED、TPS方法分别进行逐日降水插值计算,并计算未参与插值计算的1组站点处的插值数据均方根误差RMSE;通过6次循环计算得到全部站点采用KED、TPS插值方法的RMSE;
S3: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方法,对由KED与TPS方法求出的站点RMSE插值到全部格点,得到KED与TPS方法的逐格点均方根误差R_KED和R_TPS,进而根据二者数值的倒数,计算出KED和TPS在整个区域每个格点上的加权平均权重W_KED、W_TPS;
S4:利用权重值W_KED、W_TPS,对P_KED与P_TPS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逐日降水的加权平均插值格点数据CI;
S5:计算加权平均插值格点数据CI与逐日降水观测数据P在各站点上的逐日误差,并对站点误差采用IDW插值,得到逐格点的误差数据ERRO;
S6:利用逐格点的误差数据ERRO,对逐日降水加权平均插值格点数据CI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逐日降水综合插值格点数据CC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逐日降水数据综合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数据服务平台下载空间分辨率为30m×30m的数字高程数据ASTGTM2_DEM,利用ArcGIS中的Aggregate工具聚合为待插值格点空间分辨率;
S1.2:根据研究区域内生成的所需空间分辨率的待插值点经纬度信息,并利用ArcGIS中的Extract Value to Points工具提取待插值点及N个站点对应高程;
S1.3:将N个站点的站点号、经纬度、高程、年、月、日及 日降水量一一对应,得到全站点降水信息表;
S1.4:对逐日降水观测数据P进行外部漂移克里金插值方法KED和薄板样条插值方法TPS逐日插值计算,得到逐日降水格点数据P_KED、P_TPS。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逐日降水数据综合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N个站点数据按纬度由小到大排序,按1-6循环标号,得到6组P1~P6含N/6个空间分布均匀的站点;
S2.2:参照步骤S1.4的方法,分6次,每次利用P1~P6中的5组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分别采用KED和TPS方法进行插值,得到6组KED插值结果KED1-KED6和6组TPS值结果TPS1~TPS6;
S2.3:对KED1~KED6、TPS1~TPS6分别计算其在每次未参与插值计算的那1组站点处的均方根误差,综合后得到在全部6组共N个站点上的KED、TPS插值均方根误差A_KED、A_TP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逐日降水数据综合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需要对站点均方根误差A_KED、A_TPS进行插值,并计算加权平均所占权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用反距离加权IDW方法对A_KED、A_TPS进行空间插值,得到KED和TPS在所有格点[i,j]上的均方根误差R_KED[i,j],R_TPS[i,j];
S3.2:根据R_KED[i,j],R_TPS[i,j]的数值倒数,逐网格计算P_KED和P_TPS的权重W_KED[i,j]、W_TPS[i,j],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格点所在行数,j表示格点所在列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47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