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开放式电外科手术组织闭合切割钳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2974.1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张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艾力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开放式 外科手术 组织 闭合 切割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开放式电外科手术组织闭合切割钳及其系统。其包括机构手柄组件、连接件和主机手柄组件,所述机构手柄组件和主机手柄组件通过连接件在钳头处铰接;机构手柄和主机手柄处于闭合状态时,启动开关被按下,实现电路接通输出电能作用于手柄前端处钳头夹持组织。整个无线开放式电外科手术组织闭合切割钳及其系统为一体式结构,手术过程中切割钳不会受到线缆的牵扯而影响手术动作,施术方便,避免了无意将插头拽出而引起的手术风险,解决了分体式结构带来的诸多不便。该系统采用便携式一体化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性价比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开放式电外科手术组织闭合切割钳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电外科手术中组织闭合与切割的手术钳系统一般为分体式结构,即由手术钳、主机和连接线缆组成。使用时需将手术钳用线缆与主机相连,主机还需接通可靠的交流电源,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保持线缆上的插头始终与主机可靠连接。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主机体积大、价格高、结构复杂、不易维护,需要专门的空间和辅助器械来放置,不易于携带,给使用、储存和搬运带来不便,不能用于没有市电的场合;
(2)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很长的线缆将手术钳与主机可靠的相连,由于线缆的牵扯会影响医生的手术动作,给施术带来不便,并且有把插头拽出而引起的手术风险;
(3)主机上有功能选择和脚控等操作要求,给医生使用上带来不便,平时还要对主机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等工作,增加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结构的无线开放式电外科手术组织闭合切割钳及其系统,其采用便携式一体化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控使用方便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无线开放式电外科手术组织闭合切割钳及其系统,包括:
机构手柄组件,所述机构手柄组件包括机构手柄,所述机构手柄的前端安装有下钳头,所述机构手柄的尾端具有上握持部;所述机构手柄壳体内安装有切割机构;
主机手柄组件,所述主机手柄组件包括主机手柄,所述主机手柄的前端安装有与所述下钳头配合的上钳头;所述主机手柄的尾端具有下握持部,所述主机手柄壳体内安装有主控板和电池组件;所述主机手柄上还安装有启动开关,用于控制输出到上、下钳头所夹持组织的射频电流的通断;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使上、下钳头铰接为活动连接,可在手柄的驱动下打开或闭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构手柄铰接的刀片扳手,所述刀片扳手通过连杆连接切割刀片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割刀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构手柄壳体内的导向结构以及可沿所述导向结构前后移动的刀杆,所述刀杆的前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杆的尾端与所述连杆铰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结构为刀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刀鞘包括刀鞘头部、刀鞘中部和刀鞘尾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刀杆的尾端固设有刀杆轴,所述刀杆轴与所述连杆铰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钳头包括下钳头主体、下钳头电极片、绝缘隔离棒、下钳头绝缘包胶和下钳头导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钳头包括与下钳头相配合的上钳头主体、上钳头电极片、上钳头绝缘包胶和上钳头导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钳头主体与所述下钳头主体为冲压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艾力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艾力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