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9775.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军;陈士贤;侯建;刘涌;张俊贵;王新宇;邢健;李建树;张阔;侯宇轩;李雪峰;贺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有限公司;河北泰越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3 | 分类号: | H05B47/13;H05B47/10;H05B47/185;H05B47/18;F21V23/00;F21V23/04;F21W131/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深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5 | 代理人: | 刘慧玲 |
地址: | 0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照明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隧道墙壁和设置在隧道墙壁侧壁顶端位置的隧道照明灯,所述隧道墙壁侧壁低端位置设有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和照明设备控制盒,所述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和照明设备控制盒相间、均匀的设置在隧道墙壁侧壁低端位置。本发明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通过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镜头、热释电矩阵红外成像芯片和电子电路实现监测行车信号,并将信号通过电力载波发射单元、电力载波接收单元输送至照明设备控制盒,保证照明设备控制盒控制打开隧道照明灯,实现精准控制隧道照明灯的开关,大大减少了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是道路交通的一种形式,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因此,隧道中的光线较少,需要外部提供照明,常在隧道的侧壁加装照明灯来提高充足的光线,保证行车安全;
现有隧道节能照明灯采用雷达控制技术,道路两侧的树木刮风天触发雷达,照明设备长时间进入无效照明状态。风和雨雪也能触发雷达,形成无效照明,采用视频移动识别控制技术,设备投资高,识别距离近,需要加补光灯,增加设备投入成本,采用声音控制技术,现有的声音识别技术对隧道风机声音和环境风声识别率不是很高,形成无效照明,因此,现有隧道照明技术不能精确的控制照明设备,存在无效照明浪费电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隧道墙壁和设置在隧道墙壁侧壁顶端位置的隧道照明灯,所述隧道墙壁侧壁低端位置设有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和照明设备控制盒,所述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和照明设备控制盒相间、均匀的设置在隧道墙壁侧壁低端位置,所述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由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镜头、热释电矩阵红外成像芯片和电子电路组成,所述照明设备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STM32CANV2单片机印制电路、光耦电路单元和可控硅电路单元。
优选的,所述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上的热释电矩阵红外成像芯片采用640*480个单元芯片,所述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上的电子电路采用STM32CANV2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控制盒上的STM32CANV2单片机印制电路通过22V转直流12V电流单元供电,并通过22V转直流12V电流单元连接有AN总线模块单元和电力载波发射单元。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控制盒上的光耦电路单元采用交流驱动芯片。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控制盒上的可控硅电路单元采用过零触发方式。
优选的,所述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上的电子电路采用STM32CANV2单片机印制电路,并通过22V转直流12V电流单元连接有电力载波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电力载波发射单元和电力载波接收单元相互配合,保证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和照明设备控制盒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照明设备控制盒与和照明设备控制盒位置相契合的隧道照明灯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通过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镜头、热释电矩阵红外成像芯片和电子电路实现监测行车信号,并将信号通过电力载波发射单元、电力载波接收单元输送至照明设备控制盒,保证照明设备控制盒控制打开隧道照明灯,实现精准控制隧道照明灯的开关,大大减少了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中热释电矩阵红外线传感器的组成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子电路的组成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有限公司;河北泰越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有限公司;河北泰越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9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