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程序性能分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4535.6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0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蒋政胜;姜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贾允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程序 性能 分析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应用程序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性能检测指令,客户端执行对目标应用程序的模拟操作,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数据;
响应于性能分析指令,所述客户端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待解析检测数据;
所述客户端向本地服务器发送数据解析指令,所述数据解析指令携带有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
响应于所述数据解析指令,所述本地服务器创建多个数据解析线程;
所述本地服务器对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切片,得到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的多个检测数据块;
所述本地服务器分别在每个数据解析线程中对对应的检测数据块进行性能数据解析,生成所述对应的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
所述本地服务器基于所述多个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结果数据。
2.一种应用程序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解析指令,创建多个数据解析线程,所述数据解析指令携带有待解析检测数据,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为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性能分析指令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所述运行数据为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性能检测指令,执行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模拟操作生成的;
对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切片,得到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的多个检测数据块;
分别在每个数据解析线程中对对应的检测数据块进行性能数据解析,生成所述对应的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
基于所述多个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结果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性能分析指令包括内存泄漏分析指令,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包括目标内存信息,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的多个检测数据块包括所述目标内存信息的多个内存切片;所述分别在每个数据解析线程中对对应的检测数据块进行性能数据解析,生成所述对应的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包括:
分别在每个数据解析线程中对对应的内存切片进行内存泄漏对象的查找,得到内存泄漏对象的关联信息;
将所述关联信息作为所述对应的内存切片对应的解析结果块;
所述基于所述多个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结果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内存切片对应的关联信息进行相似对象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相似对象类;
根据每个相似对象类生成对应的内存泄漏告警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个相似对象类对应的内存泄漏告警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结果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性能分析指令包括方法耗时分析指令,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包括目标运行日志信息,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的多个检测数据块包括所述目标运行日志信息的多个日志切片;所述分别在每个数据解析线程中对对应的检测数据块进行性能数据解析,生成所述对应的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包括:
分别在每个数据解析线程中查找对应的日志切片中的每个方法对应的方法出入标记对,所述方法出入标记对表征对应的方法的起始信息和结束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方法对应的方法出入标记对计算所述每个方法的消耗时长;
确定所述消耗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方法;
根据所述消耗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方法生成所述对应的日志切片对应的解析结果块。
5.一种应用程序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性能检测指令,执行对目标应用程序的模拟操作,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数据;
响应于性能分析指令,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待解析检测数据;
向本地服务器发送数据解析指令,所述数据解析指令携带有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以使所述本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数据解析指令创建多个数据解析线程,以及对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切片,得到所述待解析检测数据的多个检测数据块;以及分别在每个数据解析线程中对对应的检测数据块进行性能数据解析,生成所述对应的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以及基于所述多个检测数据块对应的解析结果块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结果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45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铝口红管中束芯及口红管
- 下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