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3530.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国;杨金悦;董敬山;胡正旗;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正河净水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1;C02F1/72;C02F1/56;C02F1/54;C02F1/52;C02F1/44;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程强强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工业废水去除悬浮物质后进行铁碳微电解;于氧气曝气条件下,向铁碳微电解后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硫酸盐、膨润土和氯化锌的混合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反应,然后静置后进行过滤;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添加混凝剂进行混凝,静置后过滤;所得滤液经微滤膜及超滤膜过滤后排放。本发明所述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对重金属和有机物具有很强的絮凝沉降能力,COD和重金属的去除率高,耗时短,成本低,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处理后的水质可以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通常有以下三种分类:第一中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多,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如Cr、Ni、磷酸盐、氨氮化合物、有机酸等等,如果处理不达标,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甚至通过食物链、呼吸或是直接接触的路径而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物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严重时甚至引起基因突变或诱发癌症;而如果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仅接近排放标准,将导致工业废水处理只能直接排放,而无法再利用,这样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为保障公众健康,合理、有效的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无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同时提高处理后废水的再利用率,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好,适合规模化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工业废水去除悬浮物质后进行铁碳微电解;
(2)于氧气曝气条件下,向铁碳微电解后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硫酸盐、膨润土和氯化锌的混合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反应,然后静置后进行过滤;
(3)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添加混凝剂进行混凝,静置后过滤;
(4)所得滤液经微滤膜及超滤膜过滤后排放。
其中:
所述的工业废水中COD≥1*103mg/L,无机盐含量为300-500mg/L。
步骤(1)中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反应温度为50-65℃;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填料中铁碳质量比为15-25:1。
工业废水经铁碳微电解使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大分子(对含有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化合物)降解,降低了重金属废水的色度,提高了重金属废水的pH值。
步骤(2)中所述的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2)中所述的膨润土为粒度为1-3mm膨润土、0.5-1mm膨润土和≤1mm膨润土的混合物,其中,1-3mm膨润土占膨润土总质量的15-20%,0.5-1mm膨润土占膨润土总质量的15-20%,≤1mm膨润土占膨润土总质量的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正河净水剂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正河净水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