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裂缝检测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956.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健;王宇峰;尹宏;杨迅;陈骁;杨华;邓波;胡欣;裴森奇;郑超;孙志昀;王旭丽;李荣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4 | 分类号: | G01V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裂缝 检测 数据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裂缝检测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裂缝检测数据中属于目标层位的沿层切片数据,裂缝检测数据用于反映地层中裂缝的分布;基于二维小波变换对沿层切片数据进行分解,得到沿层切片数据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低频分量用于反映沿层切片数据的整体特征,高频分量用于反映沿层切片数据在目标维度上的局部特征,目标维度包括地震道方向、测线方向以及地震道方向与测线方向之间的倾斜方向中的至少一种;对高频分量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高频分量;根据低频分量以及放大高频分量确定目标裂缝检测数据。本申请可以在提升确定裂缝的准确度的同时简化处理过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裂缝检测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构造运动会使比较致密的油气储集层产生裂缝。油气储集层中的裂缝有助于形成溶蚀孔隙,溶蚀孔隙是油气的主要富集部位和运移通道。因此裂缝型油气藏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地震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气勘探技术,常被用来采集地层中的裂缝数据。
目前,由于通过地震勘探采集到的反映裂缝分布的裂缝检测数据的精确度不高,需要再基于裂缝检测数据对裂缝进行检测,才能提升确定裂缝的准确度。通常采用多种方式分别对裂缝检测数据进行检测,之后从检测的结果中选择反映裂缝的分布特征最准确的结果,将其确定为最终的裂缝检测结果。该多种方式包括:相干体分析、曲率分析以及边缘检测等。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提升确定裂缝的准确度,但是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分别处理同一裂缝检测数据,处理过程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裂缝检测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提升确定裂缝的准确度的同时简化处理过程。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裂缝检测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裂缝检测数据中属于目标层位的沿层切片数据,所述裂缝检测数据用于反映地层中裂缝的分布,所述裂缝检测数据为三维数据,所述三维数据的维度包括地震道方向、测线方向以及深度方向,所述沿层切片数据为二维数据,所述二维数据的维度包括所述地震道方向以及所述测线方向,所述目标层位能够反映所述深度方向的目标深度;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对所述沿层切片数据进行分解,得到所述沿层切片数据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所述低频分量用于反映所述沿层切片数据的整体特征,所述高频分量用于反映所述沿层切片数据在目标维度上的局部特征,所述目标维度包括所述地震道方向、所述测线方向以及所述地震道方向与所述测线方向之间的倾斜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对所述高频分量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高频分量;
根据所述低频分量以及所述放大高频分量确定目标裂缝检测数据。
可选地,所述高频分量包括属于所述测线方向的第一分量、属于所述地震道方向的第二分量以及属于所述倾斜方向的第三分量。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高频分量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高频分量,包括:
对所述第一分量进行放大处理,得到第一放大分量;
对所述第二分量进行放大处理,得到第二放大分量;
对所述第三分量进行放大处理,得到第三放大分量;
所述根据所述低频分量以及所述放大高频分量确定目标裂缝检测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低频分量、所述第一放大分量、所述第二放大分量以及所述第三放大分量,确定所述目标裂缝检测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低频分量、所述第一放大分量、所述第二放大分量以及所述第三放大分量,确定所述目标裂缝检测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