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材料解冻复苏的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6270.5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楠;李德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拜尔洛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A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6 | 代理人: | 王中;张硕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材料 解冻 复苏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材料解冻复苏的系统及其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载体、皿容器和芯片。载体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内盛载有待解冻的生物材料以及冷冻保护剂;皿容器内盛放有油相解冻液,将载体的凹槽侵入油相解冻液中,油相解冻液覆盖载体的凹槽并对生物材料进行解冻复温;芯片封装有含有冷冻保护剂和/或基础培养液的化学品,将载体从油相解冻液中移出,并使芯片覆盖载体;使芯片相对载体移动,化学品对凹槽进行全覆盖接触以移除凹槽内的冷冻保护剂。通过本申请能够有效把整个解冻复苏的处理过程标准化和自动化,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并增加处理效率,并减低人员培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材料解冻复苏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在很多生物领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把细胞从低温冷冻状态恢复到正常代谢状态也同样重要,这个解冻复苏的过程都包含了把冷冻保护剂移除替换成正常培养基的过程。
现有技术对解冻复苏处理的要求较高,是一个繁琐、难度高、高专注、压力大和难以标准化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解冻复苏的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手动解冻复苏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生物材料解冻复苏的系统,其包括:载体,其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盛载有待解冻的生物材料以及冷冻保护剂;皿容器,所述皿容器内盛放有油相解冻液,所述油相解冻液用于覆盖侵入其中的所述载体的凹槽并对所述生物材料进行解冻复温;芯片,所述芯片封装有化学品,所述化学品含有冷冻保护剂和/或基础培养液;所述芯片相对所述载体进行移动,所述化学品对所述凹槽进行全覆盖接触以移除所述凹槽内的冷冻保护剂。
具体实施方案可包括下列各项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化学品含有的冷冻保护剂为非渗透冷冻保护剂。所述化学品包括以水凝胶形式制成的解冻液、稀释液和清洗液;所述芯片设置有多个区间,用于依次嵌设解冻液水凝胶、稀释液水凝胶和清洗液水凝胶,其中每个区间的覆盖面积均大于所述凹槽的开口面积;所述芯片相对所述载体进行移动时,所述解冻液水凝胶、所述稀释液水凝胶和所述清洗液水凝胶依次移动至所述凹槽的上方并依次与该凹槽进行全覆盖接触。所述化学品包括溶液形式的解冻液、稀释液和清洗液;所述芯片设置有通透性薄膜,所述通透性薄膜支撑溶液形式的解冻液、稀释液和清洗液;其中所述通透性薄膜为穿孔膜、网格、透析膜、或水溶性薄膜。所述芯片相对所述载体移动之前,所述化学品覆盖所述载体的部分区域且不覆盖所述载体的凹槽,所述化学品与所述载体的凹槽之间具有间隙距离。基底的中间区域用于放置所述载体,所述基底的长度方向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所述轨道对所述芯片提供支撑固定,使所述芯片的下表面与所述载体的上表面保持接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生物材料解冻复苏的系统,其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盛载有待解冻的生物材料以及冷冻保护剂;皿容器,所述皿容器内盛放有解冻液,所述解冻液用于覆盖侵入其中的所述第一载体并对所述生物材料进行解冻复温,以使所述生物材料脱离所述第一载体;第二载体,第二载体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载体的凹槽内盛载有第一稀释液;毛细管,其用于将所述生物材料转移至所述第二载体的凹槽内;芯片,所述芯片封装有化学品,所述化学品含有冷冻保护剂和/或基础培养液;所述芯片相对所述第二载体进行移动,所述化学品对所述第二载体的凹槽进行全覆盖接触以移除所述凹槽内的冷冻保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拜尔洛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拜尔洛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