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废弃物自动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2941.0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8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平;柳洋;滕兆霞;王颖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青岛思拓新源细胞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54 | 分类号: | B65B43/54;B65B1/04;B65B1/32;B65B51/10;B65B6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梁轶聪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废弃物 自动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废弃物自动收集装置,属于输血科用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废弃物自动收集装置,其中,包括处理筒,设置在处理筒输入端、设有收集袋的收集单元,处理收集袋的重量信息、且使得重量信息经高压灭活后存留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对收集袋进行封口处理、与处理筒的输出端相配合的封口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废弃物自动收集装置作业过程连续、作业效率高、设计巧妙、保证废弃物的可追溯性、作业过程无干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血科用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废弃物自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输血科在工作流程、环节上都与临床医疗工作紧密相连,输血科常规,是去除患者血浆中存在的病理性成分。这些病理性成分来自体内、外病因(如遗传、免疫等)直接或间接引起含量或/和功能异常的血浆成分(如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同种或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和内、外毒性物质(如代谢性毒性物质、药物、毒物等),输血科的废弃物需要集中收集,在总量不超过容器容积的3/4时进行称重、密封打包,最后进行高压灭活处理。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输血科废弃物集中处理的设备,且称重等标识贴于容器表面后进行高压灭活作业后,标识通常会发生脱落,导致信息丢失,并以重新稳重贴签的方式进行补救,但该方法经常导致稳重信息不准确,以及其他信息丢失无法补救等问题,导致废弃物无法进行追溯,后果十分严重。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业过程连续、作业效率高、设计巧妙、保证废弃物的可追溯性、作业过程无干涉的医疗废弃物自动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废弃物自动收集装置,其中,包括处理筒,设置在所述处理筒输入端、设有收集袋的收集单元,处理所述收集袋的重量信息、且使得所述重量信息经高压灭活后存留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对所述收集袋进行封口处理、与所述处理筒的输出端相配合的封口单元。
使用时,废弃物由处理筒的输入端投入至收集单元中的收集袋内,当收集的废弃物量接近收集袋容积的3/4时,启动信息处理系统,将重量信息存留后,由封口单元对收集袋进行封口处理,然后将封口处理后的收集袋由处理筒的输出端输出,待进行下一步的高压灭活处理,作业过程连续,且经高压灭活处理后,收集袋的重量信息存留,提高管理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收集单元包括首尾端依次相接、置于所述处理筒内的若干个所述收集袋,放置于所述处理筒顶部、与所述处理筒的输入端相配合、用于撑开首个所述收集袋的撑袋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处理筒上、对所述撑袋框进行限位的限位框,防止收集袋运动时使得撑袋框发生位置移动,以及设置在所述处理筒和/或所述限位框上、控制相对应的所述收集袋由所述撑袋框首端向尾端运动的撑袋驱动单元;收集袋的撑开端与所述撑袋框相配合,与首个所述收集袋相邻的所述收集袋的撑开端与所述撑袋框的首端相配合,首个收集袋已撑开至撑袋框上,与其相邻的收集袋与撑袋框首端相配合,为下一次撑袋作业做准备,提高装置的连续性,优选的,若干个收集袋的撑开端呈S型顺次折叠置于所述处理筒内,方便依次撑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青岛思拓新源细胞医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青岛思拓新源细胞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