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释配气动态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1750.2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申剑;陈俊莹;刘亚迪;姜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奥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1/34;G01D21/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释 动态控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释配气动态控制系统,包括主气室,配气室,稀释配气组件,增湿组件与排气检验组件,所述主气室上设有压力表,所述主气室一端设有进气阀,所述主气室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主气室通过第一电磁阀与配气室连通,所述稀释配气组件、增湿组件与排气检验组件分别与配气室连通;该稀释配气动态控制系统能够同时检测气体的浓度、温度与所含颗粒物的粒径,且能够有效提升稀释气体的湿度,整体结构稳定,使用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释配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释配气动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气体稀释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大气环境监测、劳动保护、化工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气体稀释控制过程通常是将采集而来的气体经过一定的稀释然后再进行检测。而传统的稀释配气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注入的稀释气体易卸载颗粒物,且稀释配气过车中也无法调整内部温度与湿度,在后期排放过程中,检测项目不全面,从而影响最终配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气体的浓度、温度与所含颗粒物的粒径,且能够有效提升稀释气体的湿度,整体结构稳定的稀释配气动态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稀释配气动态控制系统,包括主气室,配气室,稀释配气组件,增湿组件与排气检验组件,所述主气室上设有压力表,所述主气室一端设有进气阀,所述主气室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主气室通过第一电磁阀与配气室连通,所述稀释配气组件、增湿组件与排气检验组件分别与配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稀释配气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一气泵与流量传感器,所述配气室依次连接第二电磁阀,第一气泵与流量传感器,所述稀释配气组件向配气室内输送气体稀释主气室向配气室内输送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稀释配气组件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在稀释配气组件的最外端,所述过滤装置设在管道内,管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包与过滤网,所述活性炭包和过滤网与管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增湿组件包括第三电磁阀,冷却箱,第二气泵与蒸汽存储室,所述蒸汽存储室依次通过第二气泵、冷却箱和第三电磁阀与配气室连通,所述冷却箱的底部设有漏水管,漏水管上设有止水阀。
优选的,所述配气室的内设有混动搅拌扇叶,所述混动搅拌扇叶设在配气室的底部并通过电机带动。
优选的,所述排气检验组件包括第四电磁阀,气体存储箱,检测装置,第五电磁阀与第三气泵,所述第四电磁阀与配气室连通,所述气体存储箱设在第四电磁阀与第五电磁阀之间,所述检测装置设在气体存储箱上,所述第五电磁阀的端部连接第三气泵。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微粒检测模块与报警电路,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配气室排出气体的浓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气室排出气体的温度,所述微粒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配气室排出气体中所含悬浮微粒的粒径,所述报警电路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控制电路的报警指令。
优选的,所述气体存储箱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其中进气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配气室连通,出气口与第五电磁阀连通,所述配气室排出气体进入气体存储箱内后,先经过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模块检测,再经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最后经过微粒检测模块检测,当所述配气室排出气体的浓度、温度与悬浮微粒其中一个不合格将触发报警电路,使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指令。
优选的,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模块的型号为SS5100V,所述报警电路发出的报警指令通过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奥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奥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