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用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9586.1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管晓颖;蒋保林;许荣玉;叶国晨;张柯;唐跃跃;魏放;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38;F16M11/42;F16F15/067;H05K7/20;B08B1/00;B22F3/00;B29C64/2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马小辉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支架,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3D打印机本体以及支撑底座,所撑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座,支座固定连接导杆,导杆表面设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震座,减震座与导杆滑动连接,减震座活动连接减震杆,当3D打印机本体在竖直方向上下往复振动时,缓冲弹簧将外部作用力转化为弹性力实现初步减震,当振动过大时,减震弹簧将外部作用力转化为弹性力,实现再次减震,螺母通过升降杆推动支撑底座以及3D打印机本体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齿条板通过与第一齿轮啮合带动叶片转动,实现散热,有效提高其运行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3D打印用支架。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通常需要放置于平台上方,然而现有3D打印机多为固定式结构,难以对打印机的高度进行调节,且在打印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振动过大会对造成机体内部零部件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用支架,包括3D打印机本体以及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座,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导杆,所述导杆表面设置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座活动连接减震杆,所述减震杆远离减震座的一端活动连接减震平台,所述减震平台上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置缓冲杆,所述缓冲杆表面设置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底端固定,另一端固定连接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与缓冲杆滑动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缓冲座间固定安装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表面通过连杆与3D打印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下方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万向轮,所述底板与支撑底座间设置有可以推动支撑底座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杆,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承接座,左右两侧所述承接座间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左右两端与承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左右两侧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杆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螺母,所述螺母活动连接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螺母的一端与支撑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螺杆右侧末端延伸固定连接手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限位槽,所述螺母固定连接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架,所述支架顶部末端安装顶板,所述3D打印机本体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第一齿条板,左右两侧所述支架内侧壁表面上下对称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板啮合,所述第一齿轮靠近3D打印机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叶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座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柱塞筒,所述第一柱塞筒内设置第一柱塞,所述第一柱塞通过第一活塞杆与减震座底端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支架内设置活塞管,所述活塞管上方与第二柱塞筒连接,所述第二柱塞筒内设置第二柱塞,所述第二柱塞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柱塞的一端与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下方设置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下表面均匀设置清洁毛刷,所述清洁毛刷底部末端与3D打印机本体顶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卡槽,所述活动座上方固定连接卡座,所述卡座与卡槽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及其安装结构
- 下一篇:用于数据传输的反馈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