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9372.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7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秦旭;常苗;张露;胡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王海臣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面屏的透明区的像素密度难以提升的问题。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上排布的若干个第一发光单元,第一显示区外侧设置有驱动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具有布线层,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通过布线层中的导线与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每条导线包括通过过孔与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的第一过孔连接区,第一过孔连接区的宽度大于导线的线宽;且在布线层中,至少两条导线的第一过孔连接区在第一方向上错位排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为了迎合当代消费需求,全面屏的理念应运而生。为了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其中一种思路是在显示屏中设置一个透明区,该透明区具有显示功能,同时又比常规显示区的透光率更高,从而可以在其下方布置摄像头等感光元件,而不会影响感光元件的功能实现,进而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然而,由于工程能力的限制,在透明区面积一定的前提下,难以布置更多的像素,极大地限制了透明区像素密度的提升。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面屏的透明区的像素密度难以提升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上排布的若干个第一发光单元,第一显示区外侧设置有驱动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具有布线层,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通过布线层中的导线与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导线包括通过过孔与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的第一过孔连接区,第一过孔连接区的宽度大于导线的线宽;且在布线层中,至少两条导线的第一过孔连接区在第一方向上错位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布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布的多条导线,相邻导线间具有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显示区包括若干个第一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包括若干个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选自像素单元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白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的一种;第一像素单元按照与第一方向成预设夹角的第二方向排布;优选的,预设夹角为90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同一第一像素单元的每个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的导线走向与第二方向平行,与同一像素单元中的若干第一发光单元分别电连接的若干导线沿第一方向排布;优选的,第一像素单元内第一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选自RGB排列、pentile排列、delta排列中的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第二过孔连接区,第一发光单元通过第一电极上的第二过孔连接区与过孔连接。优选的,同一像素单元中相邻两个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二过孔连接区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的间距为线宽的整数倍;和/或同一像素单元中相邻两个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二过孔连接区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的间距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孔在布线层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一过孔连接区的边缘间隔预设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过孔连接区为圆形,过孔为矩形孔或圆形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像素单元还包括与布线层内导线不导通的若干个虚拟发光单元,虚拟发光单元位于两个第一发光单元或者第一发光单元与虚拟发光单元之间,以使若干个第一发光单元彼此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设在第一显示区外侧的过渡显示区和至少部分环绕过渡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位于过渡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或过渡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单元,多个第二发光单元形成第二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的排布和第一显示区中若干个第一发光单元的排布相同。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