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8915.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9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市晟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1/02 | 分类号: | B24B11/02;B24B41/00;B24B41/06;B24B1/00;B24B29/04;B24B27/00;B24B4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449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抛机 自动 生产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包括依次布置并与控制系统连接的上粉加热单元、上下料单元、冷却单元、AB面磨抛单元和转接系统,各个工位均安装有输送机构及检测装置,各个检测装置均连接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产品的全自动输送、加工及检测,产品自上下料单元的上料装置开始经各个工位加工直至到下料装置完成作业,同时还介绍了该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以及产品品质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晶制品在工艺美术、建筑装饰、服装材料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水晶制品的形状及大小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设备,其中磨抛机是关键的设备。对于水晶珠的加工来说,其磨抛设备的主要工序包括了上胶、上料、磨抛、转接和下料作业,特别是磨抛环节,需要从不同角度对上半球和下半球进行多次研磨及抛光动作,才能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
由于水晶珠的磨抛加工工序较长,如何在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缩短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对提高生产效率十分重要。现有水晶磨抛设备的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如申请号CN201510094458.2的一种水晶坯件自动磨抛系统等实现了水晶坯件的自动化连续生产,加工速度明显提升,但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1、虽然采用了自动化控制,但对于各个工位的加工过程没有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存在因设备故障减少产品良率乃至停产的风险。
2、加工好的产品品质检测依赖工人经验判断,因判断能力有高低造成偏差,且检测效率低下。
3、整机的加工时间取决于对接工位的作业时间,由于现有设备转接系统的集成度高,结构复杂,动作繁琐,加上对接工位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其作业时间难以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高的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同时也介绍了该磨抛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包括依次布置并与控制系统连接的上粉加热单元、上下料单元、冷却单元、AB面磨抛单元和转接系统,各个工位均安装有输送机构及检测装置,各个检测装置均连接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产品的全自动输送、加工及检测,产品自上下料单元的上料装置开始经各个工位加工直至到下料装置完成作业。
所述上粉加热单元包括上粉装置、平转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上下料单元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冷却单元包括上料后、下料前的2个空位冷却装置。
所述AB面磨抛单元包括八个磨抛工位,第一磨抛工位包括第一A磨装置和第一B抛装置,第二磨抛工位包括第二A磨装置和第二B抛装置,第三磨抛工位包括第三A磨装置和第三B抛装置,第四磨抛工位包括第四A磨装置和第四B磨装置,第五磨抛工位包括第五A磨装置和第五B磨装置,第六磨抛工位包括第六A抛装置和第六B磨装置,第七磨抛工位包括第七A抛装置和第七B磨装置,第八磨抛工位包括第八A抛装置和第八B磨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八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90°一磨一抛作业,所述第二、第五、第七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54°两磨一抛作业,所述第三、第四、第六磨抛工位的A面和B面均采用18°两磨一抛作业。
所述转接系统包括对接单元、平转单元、立转单元、翻转单元,其中平转单元包括刷针上粉装置、平转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左右平移机构、第二左右平移机构和下传送机构。
所述检测装置为安装在各个工位周边的视觉检测装置,以实现对水晶珠生产的全过程监控。
所述磨抛机自动生产检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市晟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抚州市晟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