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红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8906.1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自贸区一谦环保技术工作室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13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北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红菌 处理 垃圾 渗滤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红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垃圾渗透液进入处理系统;S2)预处理装置对垃圾渗透液预处理;S3)厌氧氨氧化反应池降解垃圾渗透液中的氨氮总氮;S4)脱碳池去除垃圾渗透液中的COD;S5)超滤系统对垃圾渗透液进行过滤;S6)除硬度系统对垃圾渗透液进行软化;S7)纳滤系统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分离;S8)反渗透系统对纳滤处理液进行反渗透;S9)处理液排放。本发明先利用垃圾渗透液中的碳源进行降解脱氮,随后进入脱碳池脱碳去除COD。相对于传统的处理工艺,本处理方法无需额外投加碳源,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经克隆的红菌耐受浓度高,负荷高,处理系统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红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典型的高氨氮废水,随着垃圾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逐渐降低,而氨氮和总氮浓度有增无减,渗滤液转变一种低C/N的高氨氮废水,氨氮浓度可达3000mg/L,可生化COD浓度可低至2500mg/L。
因此,对于垃圾渗滤液(尤其是晚期渗滤液)采用硝化反硝化工艺脱氮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大量外加碳源(如甲醇、葡萄糖等)实现反硝化,投加量可达10kg甲醇/m^3渗滤液;曝气能耗高,污泥产量大;硝化菌由于无法耐受高浓度氨氮,容易死亡失活,从而造成系统崩溃。该类问题直接导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达标排放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红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红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垃圾渗透液进入处理系统;
S2)预处理装置对垃圾渗透液进行预处理;
S3)厌氧氨氧化反应池降解垃圾渗透液中的氨氮总氮;
S4)脱碳池去除垃圾渗透液中的COD;
S5)超滤系统对垃圾渗透液进行过滤;
S6)除硬度系统对垃圾渗透液进行软化;
S7)纳滤系统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分离,形成纳滤处理液以及浓缩液;
S8)反渗透系统对纳滤处理液进行反渗透,形成渗透处理液以及浓缩液;
S9)处理液排放。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8.1)DTRO膜系统对浓缩液进行过滤,形成过滤处理液以及浓缩液。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10)排放过滤处理液,并且对浓缩液回灌填埋。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池采用红菌。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池为厌氧环境,池内水温为30度。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池内红菌使用量与垃圾渗透液配比为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由于脱氮工艺需要消耗一定的碳源,本发明先利用垃圾渗透液中的碳源进行降解脱氮,随后进入脱碳池脱碳去除COD。相对于传统的处理工艺,本处理方法无需额外投加碳源,工艺流程得到简化,运行成本低。
2:经过克隆的红菌可耐受氨氮4600mg/L浓度,处理系统稳定,可保持稳定的降解效率。
3:本处理方法由于厌氧氨氧化反应池无需曝气,脱氮处理成本更低;并且不需要硝化反硝化回流,红菌负荷高,可达到氨氮总氮同时降解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验数据表。
图3为本发明实验数据速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自贸区一谦环保技术工作室,未经浙江自贸区一谦环保技术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控保护型高压控制电路
- 下一篇:可缓冲错位的齿轮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