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轨门系统手动摇柄式回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23589.4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东;王辉;朱荣香;陈斌;丁瑞权;刘落明;朱文明;谢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23/02 | 分类号: | B61D2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轨门 系统 动摇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轨门系统手动摇柄式回收装置,包括车头、回收绳、门框、紧急疏散坡道,所述回收绳一端固定在紧急疏散坡道上,回收绳另一端缠绕在棘轮轴后再缠绕在回收盘内,棘轮固定在车头内部上方,所述回收盘设置在车头上,所述门框设置在车头的侧面,固定在车头地板面上,当紧急疏散坡道完全收回时靠在门框上。本发明通过操作固定在车体上的手柄实现紧急疏散坡道的展开或回收到位;只使用一套棘轮棘爪装置,节省回收装置安装板的制作成本;紧急疏散坡道的宽度能够设计的更宽,使用时更加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疏散坡道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城轨门系统手动摇柄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紧急疏散坡道是地铁车辆遇到故障时,需要及时疏散车辆上人员使用的一种逃生装置。现有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坡道通常收置在车头内部回收装置内,回收装置设置在紧急疏散坡道的两侧,体积较大;回收装置上设置的安装地板,需要与车辆地板面用螺栓联结,安装和拆卸螺栓耗时耗力;回收装置内部零件较多,制作、安装、维护和保养零件耗时耗力;回收装置内部的棘轮棘爪装置设有回收绳与紧急疏散坡道的踏板相连接,操作人员需要通过棘轮扳手拧动棘轮转动轴将紧急疏散坡道展开或回收,操作时身体需要向地铁车辆车头外部或内部倾斜,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一定风险,有可能会在用棘轮扳手拧动棘轮传动轴的过程中跌倒,使得身体与周边物体相碰而受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展开或回收紧急疏散坡道的城轨门系统手动摇柄式回收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轨门系统手动摇柄式回收装置,包括车头、回收绳、门框、紧急疏散坡道,所述回收绳一端固定在紧急疏散坡道上,回收绳另一端缠绕在棘轮轴后再缠绕在回收盘内,棘轮固定在车头内部上方,所述回收盘设置在车头上,所述门框设置在车头的侧面,固定在车头地板面上,当紧急疏散坡道完全收回时靠在门框上。
所述棘轮与棘爪相互配合,所述棘爪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第四安装座上,所述第四安装座固定在车头内部车体上,所述第四安装座下方设置有罩板,具有装饰和保护的作用。
所述回收盘内设置有手柄,摇动手柄时回收绳在回收盘上绕动。
为紧急疏散坡道在展开过程中提供辅助推力,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门框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固定在紧急疏散坡道上的第二安装座,当紧急疏散坡道被完全回收到位后,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紧急疏散坡道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踏板,便于紧急疏散坡道的翻转,当紧急疏散坡道展开时,踏板从车辆地板面的空隙里伸出,当紧急疏散坡道回收过程中,踏板向车辆地板面空隙里缩回。
所述回收绳采用高分子材料,同时具有抗拉能力和韧性。
所述紧急疏散坡道的下表面固定有钢化玻璃,在紧急疏散坡道完全回收到位时,钢化玻璃的外轮廓与车头的外轮廓完全重合,达到补全车头开口外轮廓的效果。
所述手柄的外表面有粗糙度,防止抓握手柄时出现打滑,当操作者戴上外表面粗糙的手套时,使用效果更好。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通过操作固定在车体上的手柄实现紧急疏散坡道的展开或回收到位;
(2)只使用一套棘轮棘爪装置,节省回收装置安装板的制作成本;
(3)紧急疏散坡道的宽度能够设计的更宽,使用时更加方便、安全,能够在单位时间内疏散更多的人员,提高地铁车辆因内部发生火灾等事故时疏散人员的能力;
(4)以往紧急疏散坡道两侧的回收装置也会增加被疏散人员磕碰或拌倒的危险,本发明对被疏散人员也是一种人身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紧急疏散坡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3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