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叶醇提物中苯并芘的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3022.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余斌;陆依秋;王要兵;黄善华;庄培生;孙振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82 | 分类号: | A61K36/282;A23L33/105;A61K8/9789;A61Q19/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姜建华 |
地址: | 51269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叶 醇提物中 苯并芘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叶醇提物中苯并芘的去除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现今技术仅考虑了脱除剂对苯并芘的脱除效果,难以控制脱除剂对有效成分的相对损耗,从而其经济效益考虑欠缺,并且未有专门针对植物提取物脱除苯并芘的方法;其大致步骤为:将艾叶进行破碎并过筛,再将艾叶加入到提取罐中,并加入食品级乙醇,冷浸或加热提取1‑5次,并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一,之后再通过填有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过滤器对滤液一再次进行过滤,得到滤液二,最后对滤液二进行浓缩,即得到艾叶提取物。该方法不仅使苯并芘含量降低至0.5ppb,远高于韩国KFDA标准,安全性高,而且制备的艾叶提取物收率高,同时对指标成分无明显损耗,脱除成本低,经济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成分提取的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艾叶醇提物中苯并芘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艾叶药源丰富、价廉易得,同时广谱低毒,因此其开发的各类剂型正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艾叶提取物应用于各类传统及现代剂型包括丸剂、散剂、汤剂、外用膏剂、灸剂、熏洗剂、香囊剂、酒剂等,新剂型则涉及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合剂、颗粒剂、茶剂、灌肠剂、各种复方制剂及贴剂、β-环糊精包含物、滴丸剂等;日化产品中其则应用于精油、药枕、蚊香、牙膏、洁面乳、艾婴康、洗发精、沐浴露、消毒剂等10大类产品,其他还有艾叶蚊香、艾叶杀虫剂等。目前,韩国以艾蒿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一系列化妆产品,如艾蒿按摩膏、艾蒿沐浴露、艾蒿保湿水等;而日本也从我国大量进口艾叶做成馨香除虫枕等。在食品添加剂方面,日本利用艾叶提取物作为保健食品添加剂,用来加工减肥食品,其他还有艾叶保健品制剂、保健腰带、蛇艾卫生巾等;此外,韩国KFDA对艾叶提取物的要求非常高,而其最关键的技术要求便是苯并芘含量要小于20ppb。
苯并芘最初是由煤焦油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食物在熏制、烘烤和煎炸过程中,脂肪、胆固醇、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在高温条件下产生。苯并芘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威胁,它是强致癌类物质的代表,它侵入人体后可以造成DNA损伤,可能诱发癌变。而艾叶中的苯并芘主要来源于加工炮制的过程,不经过脱除工艺处理的艾叶提取物,其无法达到20ppb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3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流量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设备智能辨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