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季粳稻双季机插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19443.2 申请日: 2021-01-28
公开(公告)号: CN113141996A 公开(公告)日: 2021-07-23
发明(设计)人: 秦叶波;叶淑珍;曾凡荣;欧阳由男;王艳丽;何贤彪;蒋玉根;寿建尧;刘法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C21/00
代理公司: 杭州中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53 代理人: 张晓红
地址: 3114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粳稻 双季机插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一种双季粳稻双季机插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早季粳稻种植:于2月10‑28日播种,播种量3.5‑7kg/亩,塑料棚基质盘育秧,于3月2日‑30日机插移栽,调控水肥管理促早发,于6月30日‑7月25日收获;2)晚季粳稻种植:于6月10日‑7月5日播种,播种量3‑7.5kg/亩,露天大田基质盘育秧,于6月30日‑7月20日机插移栽,调控水肥管理促早发,于10月20‑11月30日收获。上述一种双季粳稻双季机插种植方法,筛选粳稻品种,采用基质育秧机插,调控水肥管理,抗冷早粳稻早播早发早熟,晚季粳稻耐寒灌浆结实,适用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季粳稻双季机插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粮食安全是涉及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加强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当前,我国发展粮食生产的资源约束性日益增强。从耕地资源看,全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3亿公顷减少到2006年的1.22亿公顷,平均每年净减少82.67万公顷。提高复种指数,恢复发展双季稻生产,既可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又可以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增加双季稻面积66.67万公顷。在适宜地区恢复发展667m2双季稻,与一季中稻相比,就可以增加粮食250kg。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可以增加粮食产量25亿kg,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双季稻: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按其栽培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双季连作稻、间作稻和混作稻。生产上主要是指双季连作稻。双季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的《山海经》的记载。一般认为,古籍中常提到的“两熟稻”和“再熟稻”包括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和连作稻等,反映了中国稻作缺席制度的多样性。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双季稻的出现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增加粮食产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