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叶片蜡型模具开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6980.1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军;黄磊;刘飞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B22D33/04 | 分类号: | B22D33/04;B22C9/04;B22C9/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杜鹏飞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叶片 模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空叶片蜡型模具开模装置,包括第一开模板和第二开模板,所述第一开模板与蜡型模具的动模连接,所述第二开模板与蜡型模具的定模连接;所述第一开模板和第二开模板之间通过可相对移动的圆弧导向结构连接,该圆弧导向结构包括圆弧引导通道和至少两个在圆弧引导通道中移动的导向移动元件,所述圆弧引导通道的圆心与叶片的中心重合;所述圆弧引导通道设置在第一开模板或第二开模板上,所述导向移动元件设置在第二开模板或第一开模板上。该开模装置能够解决模具过长、模具使用的设备存在尺寸限制的问题,尤其适用于较长的航空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叶片制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叶片蜡型模具开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生产中,一般采用溶蜡浇注的工艺完成叶片的制造,先将蜡型表面包裹耐火材料,在熔模失蜡后在高温下焙烧制成型壳,然后进行浇注;浇注完毕后,需要经过开模工序才能得到叶片。其中,由于叶片的叶冠及榫头气道面都是绕着发动机中心(叶片中心)旋转的面,而且该气道面也是非常关键的非机加面,所以在开模时需要沿着这些气道面的轨迹出模,亦即要沿着发动机中心转动才能出模,否则有倒扣。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推动力越来越大,所需叶片尺寸也越来越大,当叶片过长时,榫头距离发动机中心非常远,需要加长模具,这样不仅会导致生产、运输的成本提高,还会因为模具较大的体积和重量而影响正常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航空叶片蜡型模具开模装置,该开模装置能够解决模具过长、模具使用的设备存在尺寸限制的问题,尤其适用于较长的航空叶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航空叶片蜡型模具开模装置,包括第一开模板和第二开模板,所述第一开模板与蜡型模具的动模连接,所述第二开模板与蜡型模具的定模连接;
所述第一开模板和第二开模板之间通过可相对移动的圆弧导向结构连接,该圆弧导向结构包括圆弧引导通道和至少两个在圆弧引导通道中移动的导向移动元件,所述圆弧引导通道的圆心与叶片的中心重合;
所述圆弧引导通道设置在第一开模板或第二开模板上,所述导向移动元件设置在第二开模板或第一开模板上。
上述航空叶片蜡型模具开模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以圆弧引导通道设置在第二开模板上,导向移动元件设置在第一开模板上为例。
工作时,浇注完毕后,往上驱动第一开模板开模,设置在第一开模板上的导向移动元件沿着第二开模板上的圆弧引导通道移动,由于圆弧引导通道的圆心与叶片的中心重合,所以导向移动元件相当于绕着远处无形的叶片中心(发动机中心)转动,为第一开模板提供导向,亦即使得第一开模板绕着发动机中心转动,从而保证沿着叶片的叶冠及榫头气道面的轨迹出模,避免倒扣。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弧导向结构还包括悬停支撑通道,该悬停支撑通道连通在圆弧引导通道的上方;当动模脱离蜡型后,位于上方的导向移动元件进入悬停支撑通道中。这样可以减小打开角度,缩短打开距离,使得动模快速达到停止位置。
优选地,所述悬停支撑通道呈弧形,该悬停支撑通道与圆弧引导通道的相切。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开模板位于第二开模板的上方,该第一开模板包括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设有两个,且平行地固定在第一水平板的端部上;
两个第一竖直板的外侧面均连接有所述导向移动元件。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开模板包括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二竖直板设有两个,且平行地固定在第二水平板的端部上;
两个第二竖直板上均开设有所述圆弧引导通道;两个第一竖直板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二竖直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