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扫描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CT扫描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6197.5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徐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扫描 数据 采集 方法 系统 扫描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T扫描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CT扫描仪。其中,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整球管A的焦点A和球管B的焦点B、探测器A和探测器B的位置,以使球管A与球管B处于相同位置角度时,ISO的相邻两条射线的间距为单焦点对应的ISO的相邻两条射线的间距的二分之一;其中,球管A与探测器A对应,球管B与探测器B对应;S2、球管A和球管B的采集角度等间隔且相互错位,开始CT扫描以采集投影数据;S3、将采集的所有投影数据按照采集角度的顺序进行排序,以进行图像重建。本发明基于配置有两套球管及探测器的CT构架,可以在球管不支持飞焦点技术的前提下,实现类似飞焦点双倍采样的效果,且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T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扫描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CT扫描仪。
背景技术
飞焦点技术是在不改变CT探测器硬件参数的前提下,提升CT图像分辨率的一种技术。一般的实现方式是在投影数据采集时,使得X射线球管的焦点位置周期性的在两个位置进行切换。对于X方向飞焦点而言,焦点位置在X方向上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切换;对于Z方向飞焦点而言,焦点位置在Z方向上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切换。
然而,飞焦点技术依赖于球管的焦点在不同位置的快速切换。若球管的焦点位置无法在扫描过程中快速切换,则飞焦点技术无法实现。目前,大多数低成本的球管均不支持飞焦点功能,故如何使不支持飞焦点功能的球管实现类似飞焦点技术的多倍采样,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CT扫描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CT扫描仪。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T扫描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调整球管A的焦点A和球管B的焦点B、探测器A和探测器B的位置,以使球管A与球管B处于相同位置角度时,ISO的相邻两条射线的间距为单焦点对应的ISO的相邻两条射线的间距的二分之一;其中,球管A与探测器A对应,球管B与探测器B对应;
S2、球管A和球管B的采集角度等间隔且相互错位,开始CT扫描以采集投影数据;
S3、将采集的所有投影数据按照采集角度的顺序进行排序,以进行图像重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包括:
S11、调整球管A和球管B的位置,以使两球管处于相同位置角度时,球管A的焦点A与球管B的焦点B的位置在X方向或Z方向一致;
S12、调整探测器A和探测器B的位置,以使焦点A与ISO连线的延长线在探测器A的位置沿X方向或Z方向偏移探测器A的中心通道焦点B与ISO连线的延长线在探测器B的位置沿X方向或Z方向偏移探测器B的中心通道△S为单焦点对应的ISO的相邻两条射线的间距。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包括:
S110、调整探测器A和探测器B的位置,以使两球管处于相同位置角度时,探测器A与探测器B的位置在X方向或Z方向一致;
S120、调整焦点A和焦点B位置,以使焦点A和焦点B分别沿X方向或Z方向偏移单焦点与ISO连线和D为飞焦点沿X方向或Z方向的偏移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若考虑共轭投影,ISO的相邻两条射线的间距为单焦点对应的ISO的相邻两条射线的间距的四分之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若每个探测器旋转一圈的采样数为n,则探测器A和探测器B旋转一圈的总采样数为2n;n为大于1的整数;
若第一个投影的采集角度为β0,则探测器A在角度满足以下条件时进行投影数据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