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和燃气灶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0412.0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子健;罗先明;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超人节能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64;F23D14/70;F24C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锦明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燃气灶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具,燃气灶具包括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炉头、火盖组件和引射管组,炉头上设有第一燃气通道,火盖组件连接于炉头,火盖组件上设有与第一燃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气孔,引射管组连接于炉头,引射管组包括第一引射管,第一引射管上设有与第一燃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引射通道,第一引射通道中设有第一导流件,第一导流件为片状且第一导流件的两侧面均为外凸的弧形曲面。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使燃气和引射的空气实现较好的混合效果,有利于实现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是当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燃气设备之一,其中,燃烧器是燃气灶具的主要部件,其一般包括有引射管、炉头和火盖、点火针等部件,使用时,燃气从引射管的进气端引射空气并与之混合,随后进入炉头内并输出至火盖上由点火针点燃燃烧。燃烧器的结构往往影响着燃气的利用率,现在的燃烧器,其一般只设有进气处的一次空气引射,而其燃气流道的结构往往较为简单,引射的空气和燃气在燃气流道内的混合效果较差,导致输出至火盖上燃烧时,可能会产生不充分燃烧的现象,燃气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燃气且不利于用户的安全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燃烧器,通过在第一引射通道中设置第一导流件,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第一引射通道中分流后再交汇混合,实现较好的混合效果,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器,其包括炉头、火盖组件和引射管组,所述炉头上设有第一燃气通道,所述火盖组件连接于所述炉头,所述火盖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气孔,所述引射管组连接于所述炉头,所述引射管组包括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引射通道,所述第一引射通道中设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为片状且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两侧面均为外凸的弧形曲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器,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第一引射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燃气喷嘴,燃气喷嘴向第一引射通道内喷射燃气并引射空气进入,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第一引射通道中初步混合,通过第一导流件时,混合有空气的燃气由第一导流件分流成两股气体,由于第一导流件为片状且其两侧面均为外凸的弧形曲面,根据康达效应,两股燃气沿第一导流件两侧的弧形曲面流动并再次交汇混合,以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更为充分,随后,混合有空气的燃气输送至炉头的第一燃气通道并从火盖组件的第一出气孔输出,由点火针点燃,实现燃烧放热,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使燃气和引射的空气实现较好的混合效果,有利于实现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炉头上还设有第二燃气通道,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呈环形,所述第二燃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围成的环形内侧,所述引射管组还包括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燃气通道连通的第二引射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引射通道中设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为片状且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两侧面均为外凸的弧形曲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火盖组件包括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上,所述中心火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燃气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气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炉头上设有分配器,所述外环火盖和所述中心火盖均连接于所述分配器,所述外环火盖和所述分配器之间围合形成外环气腔,所述分配器上设有第一配气通道和第二配气通道,所述第一配气通道通过所述外环气腔而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配气通道设有多个并沿所述分配器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各个所述第一配气通道均连通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所述第二出气孔通过所述第二配气通道而与所述第二燃气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各个所述第一配气通道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之间的通气面积沿燃气的输送方向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超人节能厨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超人节能厨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座舱组合测试设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桑叶米排粉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