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电芯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9230.1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锦;黄剑;戴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4;H01M10/653;H01M10/617;H01M10/6555;H01M10/658;H01M50/242;H01M50/209;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4101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包电芯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汇流排、盖板、端板、四个L型板和将L型板分别固定于每个电池模块的四个直角边的固定件;电池模块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压合的第一电芯、电芯支架、第一缓冲泡棉、第二电芯、第二散热铝片、气凝胶隔热垫和第二缓冲泡棉;电芯支架中间呈中空设置且一体成型有第一散热铝片,第一散热铝片和第二散热铝片的两侧和底部分别延伸设有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第一散热铝片与电芯支架形成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电芯支架两侧分别连有卡扣和卡槽;电芯支架的下端延伸设有呈L型的限位凸块,第二散热铝片下端开设有供限位凸块穿过的限位通槽,本发明具有散热效果好,电池模组结构稳定性高且结构轻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和电池成组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软包电池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设计相对灵活等多种优点,获得了广大动力电池厂家的青睐。为了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通常需要将多个软包电芯串联或并联进行组装成电池模组,而软包电池模组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利用扎带将多个软包电芯捆绑固定和通过多个固定结构将多个软包电芯固定该两种方式,然后将电池模组放在盒状的电池箱体内;上述第一种方式由于软包电芯多采用铝塑膜包装,软包电芯形体软,不易固定,极易出现划痕、凹坑、褶痕等情况;且这种利用扎带捆绑的软包电芯的结构容易松动,不利于电池模组的稳定性;然而第二种的固定结构通常结构复杂,占据的体积和重量较大,且上述两种方式的软包电芯之间不容易散热,热传导能力差,不能及时将热量传导出来,将会降低软包电芯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软包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膨胀,因此其很难得到有效的固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具有散热性好、电池模组稳定性高且结构轻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汇流排、盖板、端板、固定件和四个L型板,所述固定件将L型板分别固定压合于每个所述电池模块的四个直角边,所述盖板和端板将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和汇流排压合在一起;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压合的第一电芯、电芯支架、第一缓冲泡棉、第二电芯、第二散热铝片、气凝胶隔热垫和第二缓冲泡棉;所述电芯支架中间呈中空设置且中间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散热铝片,所述第一散热铝片和第二散热铝片的两侧和底部朝远离所述第二缓冲泡棉方向分别延伸设置有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铝片与电芯支架形成有供相邻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缓冲泡棉、第一电芯放置的第一凹槽和供所述第二电芯、第一缓冲泡棉、第二散热铝片、气凝胶隔热垫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电芯支架一侧连接有卡扣,所述电芯支架另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卡扣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一散热铝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结构胶,所述第一电芯与第一散热铝片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结构胶粘连一起;所述第二电芯与所述第二散热铝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结构胶,所述第二电芯与第二散热铝片通过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胶粘连一起。
进一步设置:所述端板为冲压折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L型板的两端一体成型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端板的呈L型设置的安装板。
进一步设置:所述电芯支架的下端延伸设置有呈L型设置的限位凸块,所述第二散热铝片的下端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块穿过的限位通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件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连接于所述电芯支架的顶端和底端,所述L型板的横段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限位柱穿过的限位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9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