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6598.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孟鸿;梅建国;沃圣杰;黄涨国;俞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4 | 分类号: | A61B3/14;A61B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19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底 相机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特点是包括共轴且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网膜物镜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第一透镜组、偏振分光棱镜、第二透镜组和光电探测器,眼球的眼底一次像位置位于网膜物镜组与环形照明光源组件之间,且眼球的瞳孔位置与环形照明光源组件的位置共轭,眼底的二次像位置位于偏振分光棱镜的后侧,偏振分光棱镜的一侧设置有固视灯,眼底的二次像位置与固视灯的位置、光电探测器的位置均共轭;优点是该光学系统在眼底相机使用时可很好地防止物镜表面和角膜表面带来的杂散光进入成像系统,提高了眼底图像的成像质量,而且通过偏振分光棱镜和固视灯两者的结合,简化了整个光学系统,使眼底相机上的镜头体积减小,且装调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眼病变检测的眼底相机,尤其涉及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眼底相机是通过采集人眼的眼底图像来判断眼底的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及屈光介质等是否存在病变的检查设备。传统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主要有使用外部照明或内部照明两种系统结构,前者利用半反半透镜进行分光,其光学系统简单,但是易带入角膜反射杂光;后者利用带孔反射镜,但是该方式使得眼底相机的光学系统复杂,装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可很好地防止物镜表面和角膜表面带来的杂散光进入成像系统,提高了成像质量,且简化了整个光学系统,使眼底相机上的镜头体积减小,且装调简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共轴且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网膜物镜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第一透镜组、偏振分光棱镜、第二透镜组和光电探测器,眼球的眼底一次像位置位于所述的网膜物镜组与所述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之间,且眼球的瞳孔位置与所述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的位置共轭,眼底的二次像位置位于所述的偏振分光棱镜的后侧,所述的偏振分光棱镜的一侧设置有固视灯,眼底的二次像位置与所述的固视灯的位置、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的位置均共轭。
进一步地,所述的网膜物镜组包括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所述的第一物镜为单透镜,且位于所述的第二物镜的前方,所述的第二物镜为双胶合透镜,其焦距为正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环形桶、红外截止片、线偏振片和光源座,所述的光源座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LED灯珠,形成环形光源,眼球的瞳孔位置与环形光源的位置共轭;该环形照明光源组件体积小,便于装调,且环形桶可有效防止杂散光进入光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桶与所述的红外截止片之间或所述的线偏振片与所述的光源座之间设置有匀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座的外表面镀有漫反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和组合透镜,所述的组合透镜的焦距为正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正透镜的前后位置可调,使得整个成像系统的焦距可调节,从而可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具有不同屈光度的人眼的病变检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透镜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第二负透镜、第二正透镜和具有正焦距的双胶合透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光学系统在眼底相机使用时可很好地防止物镜表面和角膜表面带来的杂散光进入成像系统,提高了眼底图像的成像质量,而且通过偏振分光棱镜和固视灯两者的结合,简化了整个光学系统,使眼底相机上的镜头体积减小,且装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