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3272.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蓝锦龙;陈志茹;祝志平;刘清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B1/40;H04B1/54;H04B1/5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牌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罗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转发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连接的复数个转发装置;
每一所述转发装置包括同频收发天线、环形器、射频模块、射频开关、电源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射频模块包括上行通道的低噪声放大器和下行通道的功率放大器,所述环形器分别与同频收发天线、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射频开关连接,所述射频开关与射频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环形器、射频模块、射频开关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频收发天线通过射频电缆与环形器的第一端口相连,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射频电缆与所述第一端口的下一个端口连接,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射频电缆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射频电缆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射频电缆与环形器剩余端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设有2个光纤接口,所述转发装置与相邻的转发装置通过光纤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开关与射频模块集成在同一集成单元中,实现对所述射频模块中上下行通道的切换。
6.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需提供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同频转发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同频收发天线在接收到手持台或基站发送的上行信号之后,通过环形器发送至低噪声放大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后,将信号传输至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步骤2、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排除噪声信号和干扰信号后,对所述信号进行信号滤波,将所述信号传输至组网中的其它转发装置;
步骤3、当一转发装置接收到由组网中其它转发装置传来的上行信号时,对所述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检测,若功率小于信号门限值,则丢弃;否则,通过射频开关关闭本机上行接收通道,使得本机不再接收信号,并在预设的第一延时时间到达后打开下行通道,将信号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后,发送至下行的功率放大器,经过环形器由同频收发天线对信号进行发射,在信号发射完成后,重新通过射频开关关闭下行通道,在预设的第二延时时间到达后打开本机上行接收通道,使设备处于接收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将所述信号数据存储至当前转发装置,在当前转发装置空闲时再将存储的信号数据通过下行通道发送至当前转发装置下的手持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信号的排除方式具体如下:
对信号功率进行检测,若信号功率大于一预设门限值,则判为非噪声信号,否则,判为噪声信号,丢弃所述噪声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通信同频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号的排除方式具体为:
在确定为非噪声信号后,通过对信号持续时间进行统计,若n次信号持续时间超过一预设时间的,则判为非干扰信号,否则判为干扰信号,丢弃所述干扰信号,其中,n为一预设的次数值,n≥1。
或者在确定为非噪声信号后,设置延时发送时间,对数据进行延时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2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