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2078.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时楠;伍晖;韩若冰;刘正廉;宋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优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08;B32B27/28;B32B27/30;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27/40;A41D31/02;A41D31/30;A41D31/12;A41D3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医用 防护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布置的疏水无纺布支撑层、疏水纳米纤维抗菌杀菌层和功能保护层经热熔焊接而成,其中:
所述疏水纳米纤维抗菌杀菌层由采用溶液法气流纺丝工艺直接制备在所述疏水无纺布支撑层上且掺杂有纳米抗菌剂的纳米纤维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的聚合物原料采用PAN(聚丙烯晴)、PVDF(聚偏氟乙烯)、PSU(聚砜)、PS(聚苯乙烯)、PA(聚酰胺)、PU(聚氨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EO(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剂采用纳米二氧化钛(TiO2)、纳米银、纳米沸石、纳米活性炭、纳米磷酸盐、纳米银离子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的直径为80~700nm,所述疏水纳米纤维抗菌杀菌层的面密度为1.5~4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无纺布支撑层采用面密度为15~35g/m2的疏水PP无纺布,和/或面密度为10~30g/m2的疏水PET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保护层采用涤纶布、腈纶布、锦纶布或牛津布。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成品溶液:先将抗菌剂加入溶剂中,超声分散10~30min后再加入聚合物PAN、PVDF、PSU、PS、PA、PU、PMMA、PEO中的一种或几种,于40~60℃加热条件下搅拌3~5h,配置成成品溶液;
(2)溶液法气流纺丝:将步骤(1)配置的成品溶液采用溶液法气流纺丝工艺牵伸形成高长径比且掺杂有抗菌剂的纳米纤维,收集、粘附于疏水无纺布支撑层上,并定向或随机排布成无纺纤网结构的疏水纳米纤维抗菌杀菌层;
(3)热熔焊接:纺丝完成后,将功能保护层覆盖于步骤(2)制备的疏水纳米纤维抗菌杀菌层上形成夹心结构,并经热熔焊接处理后复合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成品溶液中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5~25%,抗菌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酸乙酯(EAc)、丙酮、甲酸的一种或者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溶液法气流纺丝工艺为:
使用注射泵将所述前置溶液以恒定速度从针头压出,在针头处以平行方向施加高速气流,在气流场中溶剂挥发,高分子牵伸形成高长径比的纳米纤维;
其中,纳米纤维收集距离为10~35cm,风速50~500m/min,供液速度1~5ml/h,针头直径0.1~0.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优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咸宁优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0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