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盐雾环境的盐雾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0446.1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华;徐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2008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环境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盐雾环境的盐雾试验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底部用于对其内部进行加热的制热组件、设于机体上的封盖、设于机体上用于对封盖边缘与机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设于机体内的喷雾器、设于机体上的上料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盐雾环境的盐雾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盐雾腐蚀是一种常见和最有破坏性的大气腐蚀,主要腐蚀成分是海洋中的氯化钠,它主要来源于海洋和内地盐碱地区。盐雾对金属材料表面的腐蚀是由于氯离子穿透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防护层与内部金属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同时由于氯离子含有一定的水和能,易吸附在金属表面的空隙、缝隙而去取代氧化层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变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钝化表面活化而对产品造成破坏。
盐雾腐蚀试验箱是一种利用模拟盐雾环境下考核金属材料及其保护层或工业产品耐腐蚀性能的设备,主要是为实验者模拟一个加速腐蚀所需的理想实验坏境。在天然暴露环境下对某些产品进行盐雾试验,待腐蚀可能要几个月甚至一年,而在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下实验,只要几小时或几十小时即可达到相似的结果。人工模拟盐雾试验又包括中性盐雾试验、醋酸盐雾试验、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交变盐雾试验。
目前,金属材料是通过人工上料的,自动化程度低,同时上料过程中需要打开试验箱,试验箱内的盐雾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造成试验箱内的盐雾和热气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拟盐雾环境的盐雾试验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自动上下料,且上下料过程中能够保证试验箱内的密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盐雾环境的盐雾试验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底部用于对其内部进行加热的制热组件、设于机体上的封盖、设于机体上用于对封盖边缘与机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设于机体内的喷雾器、设于机体上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运输带、等距固定设于运输带上的多个放料盒、一端转动设于放料盒上的第一翻盖、与第一翻盖对称设置且一端转动设于放料盒上的第二翻盖、可移动设于第一翻盖上的第一滑块、可移动设于第二翻盖上的第二滑块、可移动设于放料盒上且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的移动杆、一端固定设于移动杆上另一端固定设于放料盒上的第一弹簧、固定设于放料盒内的底板、等距阵列设置且贯穿固定设于底板上的多个空心管、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空心管上的多个第一通孔、位于底板下方可移动设于放料盒内的第一移动板、设于第一移动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设于放料盒上的第二通孔、设于第二通孔内的第二单向阀、可移动贯穿设于第二单向阀上且一端固定设于底板上的第一杆体、固定套设于第一杆体上的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设于第一翻盖上的第一缺口、设于第二翻盖上的第二缺口;首先把待试验金属材料放在上料组件上,通过上料组件把待试验金属材料放入机体内,启动喷雾器和制热组件对金属材料进行试验,通过密封组件能够对封盖和机体之间进行密封;通过推动移动杆,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于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上移动,使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打开,把待试验金属材料放在底板上,放松对移动杆的推力,通过第一弹簧对移动杆进行复位,即对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进行复位,通过启动运输带,带动放料盒移动,把放料盒移动至机体内。本发明首先把待试验金属材料放在上料组件上,通过上料组件把待试验金属材料放入机体内,启动喷雾器和制热组件对金属材料进行试验,通过密封组件能够对封盖和机体之间进行密封,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自动上下料,且上下料过程中能够保证试验箱内的密封;通过推动移动杆,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于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上移动,使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打开,把待试验金属材料放在底板上,放松对移动杆的推力,通过第一弹簧对移动杆进行复位,即对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进行复位,通过启动运输带,带动放料盒移动,把放料盒移动至机体内,对金属材料进行试验,通过往复移动第一杆体,使第一移动板进行往复移动,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设置,从而使机体内的盐雾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处进入放料盒内,放料盒内的空气从第二通孔排出,进行循环,机体内的盐雾大多会堆积在机体顶部,从而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盐雾更好的作用在金属材料上,通过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及其上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设置能够使盐雾更为全面的与金属材料表面接触,通过多个空心管设置能够降低与金属材料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空心管上的多个第一通孔设置避免金属材料堵住空心管,同时使流经空心管的盐雾均匀,即对金属表面盐雾更为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0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